□李 浩
不负好时光,豫南大地项目谋划风生水起。
新增申报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209个,总投资742.4亿元!日前,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我市申报项目个数较第四期申报数量增长137.5%,总投资较第四期申报总量增长141.4%。不言而喻,与自己比,这是一份亮眼的答卷。
然而,置身于全省的“坐标体系”上,与省内其他地市比,我市项目入库率较低,主导产业项目签约转化率不高,项目建设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与预想中仍有差距。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识变局、求破局、开新局,如果再不“换换脑袋”,落地,等人“来”;资金,等人“喂”;发展,靠人“扶”,等企业备齐材料再“炒菜”,黄花菜都凉了。
第三季度是项目施工的“黄金期”,全市上下务必要牢固树立“落地速度就是发展进度”的理念,项目一天不落地,就一天不罢休,善于把谋划的项目转化为在谈项目,把在谈项目转化为落地项目,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要瞄准一流的“坐标系”、拿出一流的“硬举措”、创造一流的“好成效”,围绕快开工、快推进、促投资、稳增长,抢进度、破难题、优服务去担当、去干事、去出彩。要在土地、资金、环保等要素保障上,提高审批实效,全面落实开发区内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事项全承诺、拿地即开工”,做到快审快批,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的热潮。
看速度,讲进度,它强调走稳“正道”,同时又要求走好“跑道”。如何将此“道”与彼“道”有机统一起来,对我们来说是不小的考验。然而,它的确又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应该成为我们矢志不移的方向,不是吗?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项目建设坚实有力,城市发展就会厚积薄发。谋项目、抓落地,争做“促进派”,争当“实干家”,才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追求的“履职尽责”。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