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俊峰)“现在开庭……”日前,随着“审判长”敲响法槌,一起涉校园“故意伤人案”在淮滨县法院第二审判庭公开审理。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庭审是在该院法官的指导下,由淮滨县实验中学学生组成的“模拟法庭”。“庭审”开始后,学生们很快进入了角色,“审判长”镇定自若地主持庭审,“公诉人”条理清楚、逻辑清晰,“被告人”坦白事实,认罪认罚……大家各司其职,庭审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据悉,这是该院每周“公众开放日”活动中的必备环节。这种沉浸式普法,可以使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法庭的庄重与严肃,同时在庭前准备及庭审过程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去学习探索法律知识,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起到更好的普法效果。
近年来,该院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工作,围绕“预防、保护、帮教、关爱”主题,扎实做好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精心打造“温情铁案”,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挂牌成立少年法庭,统筹协调全院未成年人审判和司法保护、犯罪预防、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为少年法庭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热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和擅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员额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加强未成年人审判队伍专业化建设。开展未成年人审判相关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审判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
此外,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淮滨县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与淮滨县委政法委、县妇联等相关单位携手打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基地,通过多元联动和密切配合,着力增强妇女儿童维权意识。通过“公众开放日”、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向广大妇女儿童宣讲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不断延伸维权触角,扩大维权范围,与县教体局建立“法治共建”机制,并将“法治共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推动。以“公众开放日”活动为依托,坚持每周五邀请2个至3个班级的学生到法院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参观法院各审判场所、了解审判职能和环节、模拟体验诉讼程序,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公正与威严。通过邀请师生聆听“法治教育课堂”、指导班级开展法治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探索和完善普法教育新模式,共同建设淮滨县法治教育基地,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