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诗绮
当积存建筑垃圾的场地变成了游园,内河水体从黑臭转向清澈,闲置的围挡空地成了便民的停车场,群众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当小区内的车辆不用再占据消防通道,酷暑天气居民可在海棠、琵琶树下纳凉,群众的幸福感会有怎样的提升?
……
近日,记者走访了浉河区五星街道多个社区、游园,令人耳目一新的不仅仅是上述环境的转变,更让人感受颇深的是群众的生活状态。界河公园舞扇的大妈,御龙湾小区旁的钓鱼人,海棠树下下棋的大爷等等,他们悠然自得,享受着生活,享受着人居环境改善后的“荫凉”。
自全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五星街道闻令而动,锚定任务,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以实现“四起来”为目标,全力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奋力书写多彩五星答卷。
提高站位,持续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
该街道扛牢主体责任,突出党建统揽,成立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建立联系社区科级干部分包负责制和社区书记具体负责制,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推进工作格局。注重扩大宣传实效,通过《致群众一封信》、流动宣传车、小喇叭等形式,配合微信群、抖音小视频等融媒体,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制作宣传版面350余块,推送整治短视频累计100余万次。此外,在涉农社区开展超市积分兑换、“卫生示范户”评选、发动乡贤和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在中心城区社区,通过悬挂流动红黄旗、张贴红黄榜等方式,发动网格群众、“双报到”党员志愿者踊跃参与整治工作。
聚焦短板,持续在综合整治上下功夫
该街道针对辖区点多、线长、面广的现状,按照交通主次干道划分为4个片区,对主次干道、铁路两侧、内河周边等点位率先整治,精心打造了12个亮点工程,以点带面,引领其他区域梯次纵深推进,逐步实现全域整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居民自留地、宅基地上的违建,航拍固定四界,出具不影响未来征收补偿的书面承诺,消除群众顾虑,及时组织拆除。对企业多年围而不建地块,对接企业自行拆除围挡,清理垃圾杂物,社区全程跟进,督促企业硬化、绿化到位。对闲置未征的集体建设地块,发动居民义务拆除围墙,清运垃圾,实施绿化。对不宜绿化地块,及时硬化,建成停车场,免费开放。目前,该街道已处理各类垃圾9000余车,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同时,以海绵城市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进民权南路、浉河南路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在御龙湾小区人行道铺设透水沥青,并对界河进行清淤、疏浚、拓宽,提高防范洪涝灾害能力,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健全机制,持续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
五星街道采用“两长效、一督查”的机制,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常态化的工作状态。
长效推进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并行,该街道成立“一个专班”,由创建、执法、宣传等部门组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专门负责整治工作的推进、协调,落实每月召开1次整治工作调度会制度,通报进展,查找不足,强化指导,压实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健全包联社区科级干部、社区书记、网格员三级责任机制,依托1个街道网格+10个社区网格+64个片区网格的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将辖区整治提升后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公园、停车场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定人定岗定责,实现整治成果的精细管护,常态保持。
建立督查整改机制。该街道抽调城建、市政部门人员12人,组建2个督导专班,以浉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督导检查。落实“日督查、日通报”制度,通过工作简报、工作群,及时发布各社区工作进度排名,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定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推动各社区比学赶超,创先争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