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祖和 魏文明)近年来,罗山县纪委监委河砂治理专班积极探索河砂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纲举目。为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充分发挥河长、警长、检察长的联动作用,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罗山县河道采砂管理河长+警长制实施意见》《罗山县推行河长+检察长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河砂管理文件,对境内30条河流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共419名,重要河流设警长22名和检察长8名。
靶向施策。该县纪委监委河砂专班督促县水利局河砂办设立4个河砂管理站,建立60余人的专业执法队伍,分片区对全县所有河道全天开展河道巡查,在河道内设置95个高清摄像头、在采砂现场设置54个高清摄像头,实行24小时监控。
无缝对接。该县纪委监委河砂治理专班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各涉砂乡镇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零星盗采易发河段采取阻断入河道路、建设围墙、设置栏杆等方式,积极化解涉砂信访矛盾和疑难问题。
目前,该县实现了立体化、全方位、无死角、无空当的河道采砂监管,盗采滥采河砂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大规模机械盗采河砂现象已完全禁止。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