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萍 梁启东
扩大内需的基础在消费。目前,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连续9年快于城镇。农村消费规模在扩大,消费结构在升级,消费潜力在逐步释放。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特征明显,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十三五”期间农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11.1%,增长速度位居前三位的是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居住。
农村消费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未来,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是我国稳定经济基本盘、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通过消费“下沉”,引导生产流通企业下乡,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下乡。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实现产品服务下乡。统筹软硬件建设,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降低流通成本。适应农民消费需求升级的变化,鼓励企业大力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消费“上行”,推动农产品进城,提高商品转化率和价格。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精准对接。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发展农资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方式,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
提振大宗商品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消费潜力。可以改善汽车使用条件,优化汽车管理和服务,释放乡村汽车消费潜力。鼓励建立家电家具绿色环保补贴,激活家电家具市场,促进家装消费。发展绿色、特色餐饮,完善餐饮服务标准,释放乡村餐饮消费潜力。加快发展乡镇生活服务产业,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服务消费。引导农村邮政、供销、电商、商贸流通企业从传统批发零售向综合性服务转变,提高社区、村镇生活服务的便捷性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做好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完善农村市场监督体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从制度和实施层面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秩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