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柳 杨)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让乡村更美更宜居,今年以来,商城县观庙镇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通过强“筋骨”、精“颜值”、提“气质”,不断解锁打造宜居乡镇“新密码”。
党委推进出高招。该镇党委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放在心头、扛在肩头、摆在案头、抓在手头”,结合整治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大统筹协调,不断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主动解决资金投放问题,根据不同村情、不同阶段任务,科学分配专项资金,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同时,结合“支部联支部”“每周招商日”、乡贤“恳谈会”等活动,聚合多方力量,积极引导县直包村单位、镇直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界成功人士等扛责上肩、主动参与,协助所包村组解决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层层递进出真招。该镇坚持以“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目标,由外向内、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切实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每月5日,要求各村对大街小巷旱厕、残垣断壁等问题进行深入自查,用脚步丈量村庄、用行动促进整改。重点对主干路、房前屋后、坑塘沟渠及垃圾死角等进行集中清理。同时,稳步开展道路两侧绿化,打造沿河路、状元大道、育英路等廊道乡道环线,对环线道路两侧进行补植增绿。各村对照各自绿化方案,因村制宜栽种各类绿化树、果树、花草,形成灌木、乔木交织的立体小景观。
常态跟进出硬招。为确保“持久美”,该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与指导,分管领导靠上抓督导、抓检查、抓落实,镇纪委、整治专班、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各村干部抓村带户、发动群众、组织实施,压紧压实人居环境整治“责任链”。同时,制定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巩固整治成果,形成切实有用的长效治理机制,确保脏、乱、差现象不反弹。
监管并进出实招。该镇拉紧人居环境整治“进度链”,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镇美丽办每日收集各村上报至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中的工作动态、进度,实行每周一通报,对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村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消极怠工的村公开批评。
群众参与出新招。该镇坚持把“家家参与、户户行动、人人动手”作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治本长效之策,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外筑美丽“大家”,内塑宜居“小家”。各村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思路,推行“2+3+5”工作法,即完善村规民约、推选乡贤理事会,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美丽菜园”评比创建,实行乡贤评一评、奖牌发一发、喇叭喊一喊、实事办一办、各组比一比,从而进一步调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热情,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步伐,实现乡风文明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