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英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最近,市直34个单位围绕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等事项,先后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决心、有目标、有举措,有力提振了企业和群众的信心。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检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关乎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每个环节、每个链条。对企业和群众来说,一次高效便捷的操作、一次公平公正的举动、一次优质周到的服务、一次及时有力的帮助,胜过千言万语。努力让“一次”成为“每次”,一个区域便能释放强大的“引力波”。反之,任何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忽略”、一次有意无意的“漠不关心”、一道人为设置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都有可能让企业和群众望而却步、步履维艰。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某一单位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向更深层次逐步推进。只有持续发力,拿出“硬实招”、打好“组合拳”、当好“店小二”,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谁拥有更优的营商环境,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只要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进一步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未来可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