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1月的一天,我市文物部门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在查山乡双墩村发现一座古墓。考古队立刻来到双墩村,对古墓进行清理,发现这是一座保存比较完好的中国西汉时期的砖室墓。考古队员从墓中清理出包括青铜提梁壶和蒜头提梁壶在内的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青铜酒樽外形硕大,做工考究,器壁很薄,而且装饰了很多图案。这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这件青铜樽如今收藏于信阳博物馆,它是一件酒具,高39.2厘米,口径26.8厘米,器形呈圆筒状,直腹,上面装饰了两个辅首,器底有3只熊形足,青铜樽配有盖子,盖钮是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盖身装饰有两组神兽和羽人图案,樽的腹部刻画有斜方格纹、三角纹和波浪纹。专家说,青铜樽腹部的胎壁非常薄,只有1厘米左右。由于制作樽的青铜锡含量较高,所以这件器物发出白色的金属光泽。
这件名为博山盖铜樽的器物,刻画了仙山仙境的场景,祥云中浮现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和羽人的身影,其形象,与《山海经》《楚辞》等文献的记载多有吻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浪漫、神秘的神话世界。汉代人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有辟邪和祈福的作用,因此带有这些图案的器物在当时非常流行。盖钮为朱雀,朱雀代表着吉祥,能够给栖息之地带来祥瑞;器物下部的三足做成熊的形状,使器物的整体风格流畅而生动,摆脱了商周时期青铜纹饰粗犷而威严的特点。更独特之处在于,它繁缛、精细的花纹是使用如今早已失传的特殊工艺——“锥画法”制成的。锥画艺术在器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萦回舒卷,相互勾连,飞舞灵动,给人以大气盘旋般的深邃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也代表了西汉时期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水平。目前,我国锥画青铜器的数量极少,这件青铜器纹饰内容之丰富更为罕见。正是由于古人灵巧的双手,才使我们能够欣赏到2000多年前的锥画艺术。 (本报记者 戴子翔 整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