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走好人生的“六尺巷”


□李 浩

拿出自家10平方米自留地,为大家让出一条宽敞的便民路。不久前,在浉河区湖东街道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京深社区贤岭胡同老居民张万江拿出自留地,让出“六尺巷”的故事在邻里之间温馨上演,如和煦暖风,轻抚面颊,温润肺腑。

历史上,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被后世传为佳话。如今发生在信阳的这则现代版“六尺巷”的故事同样令人称道:一边是城区土地寸土寸金,一边是拥堵狭窄的便民小道,因为“争”引发的土地归属纠纷,差点让这个便民小道永久封堵;因为“让”消除了双方的对立,小道不仅得以保留,而且加宽了一倍。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段“礼让”佳话的背后,为帮助居民梳理纠纷,解决出行难题,社区工作人员30多次的调节和努力。当下的信阳,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多种困难和瓶颈闪现。越是此时,我们越要让“六尺巷”这把尺子,量一量我们自己,遇见群众问题,是触及矛盾、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还是“庸、懒、散、软、浮、躁”,在推脱问题、回避矛盾中蹉跎人生、荒废生命?越是此时,我们越要让“六尺巷”这个镜子,照一照我们自己,是把对党的忠诚、对信阳发展的投入、对人民工作的热爱,当作至高无上的人生追求,主动担责担难担险,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还是只盯着“帽子”“位子”“票子”,总想着伸手索取、锱铢必较,遇到问题却绕道走,关键时刻却躲后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相对比,高低分明。 走好人生的“六尺巷”,从“籍籍无名”走向“赫赫有名”,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