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刘远强 文/图
“去年12月份以来,我们按照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部署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引领,突出关键重点,整合各方力量,注重建管并重、统筹兼顾实施,改变城区存在的‘蓬头垢面’,达到城市建管的‘新风扑面’。”昨日,平桥区平桥街道创建办主任高立龙对记者说。
因打造“记忆乡愁”的“网红街”——平中大街,平桥街道声名鹊起。放眼都是乡愁,随拍都是美景,如今的平中大街成为市民的打卡地。随着“网红街”牵手“大花园”,如今,平桥街道在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花园城市进程中,行稳致远。
“截至目前,累计排查整改乱搭乱建881处、乱堆乱放7003处、乱倒乱扔6932处;累计拆除违建房棚38600余平方米、拆除围挡24300余平方米;平整土地900余亩;绿化面积40200余平方米,新增临时停车场5处,得到辖区居民的普遍赞誉。”高立龙坦言。
建章立制,让思想重视起来
思想决定行动。平桥街道党工委在成立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基础上,下设一个办公室和9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建章立制,统筹协调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行了街道党政领导和站办所工作人员分包社区责任制,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督导,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广泛参与,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同时,建立“日督导、周评比、月观摩”综合考评制度,实行评价排名,奖优罚劣。连续两次落后的,社区主要领导被约谈,并在街道例会上表态发言;连续三次落后的,社区领导班子实施问责。通过多管齐下,专班推进,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群众的参与度,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不竭力量。通过印发倡议书、发放宣传单、制作宣传画,组织干部群众相互观摩学习,明确了导向,炒热了思想,激发了社区群众的内生动力。去年以来,街道、社区居委会和小区自管会三级累计召开会议160余场次,印发宣传单、倡议书3万余份,商户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标语260余条,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广大市民逐步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强力整治,让城区靓丽起来
围绕“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目标,平桥街道大力整治“六乱”,开展“六清”,打造有颜值、有气质的美丽平桥。
平桥街道结合实际,制定了《人居环境六乱专项整治工作标准》,明确了工作路径和目标。各社区、市场管理办坚持每天例行自查与街道指挥部办公室督查相结合,对发现的“六乱”问题第一时间现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上报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研判、出谋划策,每天下午下班前把当天“六乱”排查整治情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上报指挥部办公室汇总销号。彻底化开展“六清”。大力开展垃圾杂物清理,社区聘请机械组织日常保洁队伍,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等区域内的生活垃圾、杂草和废弃物进行拉网式清理,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投放、日产日清、集中处理。去年12月份以来,街道共出动机械480余台次,人工3600余人次,清理垃圾杂物4200余车。大力开展污水治理,综合治理待建工地和城乡接合部污水,特别是对电西沟、北灌渠等城市内河进行了集中清理,累计整治河塘沟渠182处,解决了部分小区化粪池外溢、污水管道堵塞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大力开展违建和残垣断壁清理,累计拆除违规搭建868处,清理破旧广告、标识牌和超大违规门头243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统筹推进,与建管结合起来
平桥街道坚持系统观念,在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注重内外兼修、标本兼治,促进城市面貌全方位提升。
与群众意愿相结合。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人居环境整治始终,充分考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与城区规划相结合。在道路、管网、水系、广场、游园等选址布局时,与城区规划有机套合,以超前眼光谋划布局,提高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与基础设施相结合。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坚持建管统一,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衔接,避免重复投入,节约整治成本,提高整治效果。与生态宜居相结合。同步实施空地绿化、水体改善等生态工程,增加海绵公园、街角小游园、文体小广场等设施建设,让“青山绿水”成常态,让“和谐共生”成新态。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把人居环境整治与“最美庭院”“五好家庭”评选有机结合,既改变城区风貌,也改变居民风尚,既建好城市的“面子”,也抓好城市的“里子”,激发推进“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精神力量。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结合旅游特色产业,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小而精”的文旅休闲样板,实施了光明路南段海绵公园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生态功能活动区;提升了育才胡同、南一南二胡同、城建胡同、古井街和兴隆街等一批古香古色的街巷胡同,积极探索引入“活而新”的产业模式。
全力保障,让支撑多元起来
少花钱办大事,花小钱办成事。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平桥街道坚持多元化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采取“财政投资一部分、社区筹措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的筹资模式,形成合力。利用东平湖社区南湾灌渠两侧整治后的50余亩空地,引入社会企业河南足立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种植苗圃基地(5年以上),政府不用投入资金,允许企业在该空地上进行绿化,种植经济苗木,企业既能盈利,环境也得到整治。建立引领示范带动机制,注重发挥社区、小区和企业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层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党员干部带头干、做表率。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树起旗帜,夯实了人居环境整治的群众基础。积极推广小区功能性党支部和自管会管理机制,常态保持街巷管理责任制,达到每个小区,每条背街小巷都有组织、有人管理。同时又进一步完善了社区保洁员作业制度,明确了管护内容和管护目标,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社区“居民公约”,并制定了公共区域保洁制度,建立了沿街商户卫生文明户评比和门前三包制度,实现了人居环境保洁、管护常态化和长效化。
“人居环境整治,是好是坏,百姓心中有本账,大家都认可就是好。城市干净了、变美了,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人民群众。这样的整治,我们支持,也会主动参与。”郑家大院平中店老板郑家友诚恳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