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宇 通讯员 刘玉华 刘银银
“十四五”开局以来,上天梯管理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两个更好”,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紧扣“1335”工作布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机遇、赶超跨越,努力在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上尽显担当,在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 绿色崛起上天梯”中谋出彩、出重彩。
近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8.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40.83%,税收平均增速47.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1.2%,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7.08%。其中,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居管理区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4.4%,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5.2%,居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居全市第三。
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上天梯管理区作为全省整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首批4个光伏项目已竣工,并实现余电上网,现有企业、新建厂房全面推行屋顶光伏化;独立工矿区获国家支持3309万元,财政转移支付支持2000万元,2022年提前转移支付1000万元,“十四五”期间每年都可获得不低于今年的支持;争取到专项债2.45亿元、省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专项资金542.9万元、信阳英才计划项目资金200万元;800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列入省棚改计划;3个减灾救灾项目作为全省第一批项目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发布;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保温板列入2021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第四批)绿建专项目录,适用于建筑墙体保温工程;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非金属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工信部已完成专家评审;EOD模式试点项目已上报至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
绿色矿山建设全速推进。采矿许可证合证工作圆满完成,并变更到位,形成了“一个矿区一个开发主体”的新格局。组建完成采矿公司,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按照打造矿山公园的目标,依据《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分别设计了生产矿山、政策性关闭矿山和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方案,全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生产矿山全面完成可治理区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终了平台绿化率100%,已建成观景平台,打造了入口景观带、“火山蛋”奇石群、雪松林等多处景观,绿化面积超5.8万平方米,已成为休闲观光的打卡地;实施安全改造、环保改造工程,对危险岩体和高危边坡进行排危除险作业,采区沿边坡环形台阶基本打通,为绿色矿山验收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4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视察该区绿色矿山,给予了高度评价。历史遗留及退出矿权矿山采取工程辅助治理,已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任务超过80%,其中“三区两线”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率达100%。计划总投资3.6亿元的全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已入国家级项目库,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智慧矿山建设全面启动,全力打造5G矿山,建设储量动态管理矿山。近期可实现运输设备电动化替代。2021年供应矿石107.7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纳税7822.68万元。今年一季度供应矿石21.8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53.2万元,纳税1302.26万元。
主导产业持续壮大。上天梯管理区主导产业实现非金属矿物制品向绿色建筑的华丽蝶变,被动式建筑全产业链关键环重点企业陆续入驻,7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73家为主导产业企业。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全面推进。近零能耗“五恒”建筑示范领跑全省绿色建筑,上天梯碳中和研发展示中心项目投入使用,是夏热冬冷地区首个零能耗示范项目、信阳首个新国标三星级绿色建筑,实现了“五恒”(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取得了德国PHI Plus认证、零能耗公共建筑认证,获得了省奖补资金42.9万元;功能性农宅样板房采用“被动式近零能耗建筑体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已装修完毕,实现拎包入住。“两园”加速推进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占地267亩,1号厂房正调试生产线,2号至4号厂房已全面开工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园(安置区)占地286亩,近期可全面开工建设,充分融入“三化九场景”未来社区和孝老养老服务理念,将为全市未来人居建设探索示范。大别山应急基地全面启动建设。积极与泛华集团深度对接,依托建材产业基础、大别山应急救援中心和废弃矿坑资源,构建“一中心三基地”(中部地区的应急培训科普体验中心、应急建筑产业基地、灾备基地)的功能定位,打造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填补我省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园区的空白。大别山应急救援中心项目占地68亩,作为灾害防治类项目,入选了省重点建设民生和事业,已完成不动产登记和“三通一平”。医药仓储项目占地120亩,正按照“拿地即开工”模式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上天梯管理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布局“双碳”产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稳链、建链行动,推行全员招商机制,招大引强、招新引精。动态完善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逻辑图》,出台了《加快推进碳中和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双碳”产业,并把绿色建筑作为重点。2021年,累计对接洽谈企业100余家,成功与杭萧钢构、国电投河南公司等达成合作,与20余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74.7亿元。前三期“三个一批”活动中,签约一批8个,总投资25.1亿元,在全市县区管理区中签约项目个数最多,位居全市前列。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杭萧钢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全面开工,用时仅3个月,作为中心城区首个“拿地即开工”的工业示范项目,创造了全市多项项目建设的纪录。今年一季度,开工工业项目6个,总投资69.3亿元。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上天梯管理区始终秉持“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强化精准服务,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认真落实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推行“1+3+9+9”工作机制,为企业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87家企业和6个项目配备到位,累计收集问题八类181个,已解决180个,解决率99.4%。特别是为8家企业解决了长期制约发展的土地使用权错位问题;为缤腾公司解决了遗留8年的征拆难题;为上天梯非金属矿有限公司加速办理了采矿许可证等。通过线上渠道,持续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达产、纾困解难。持续推进“四大”活动。依托“四大”活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处级领导带头领办1件至3件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工作台账、主动跟进;梳理11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列明完成时限、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已全部完成。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实行“专班+观摩+奖惩”机制,采取“一个项目、一名处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2021年组织10轮重点项目集中观摩点评活动,观摩项目达20个,其中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现场解决问题35个。省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1个省重点项目和6个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均超100%。今年一季度组织观摩2次,观摩项目16个,现场解决问题12个。全域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处级领导包联社区机制、快速处置机制、督查督办机制、拍照奖励机制等,按照分类实施、重点突破原则,截至3月31日,拆除违建332处7792平方米、清理垃圾1906车2.1万吨、修补路面1231处3100平方米、整治乱停乱放810起、平整土地19万平方米、植绿复绿超10万平方米等,逐步实现“净起来、绿起来”的目标。
奋进“十四五”,建功新时代。上天梯管理区将继续全面把握“美好生活看信阳”的深刻内涵和责任担当,紧扣“1335”工作布局,把“两园一区一镇两基地”建设目标融入“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塑造中,把牢绿色建筑发展机遇期,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推动更多政策、项目、资金落地,叫响“绿色崛起上天梯”品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