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对于很多工作来说,看住了、不出事,守好摊子过日子,就算是有功;但是对于产业发展来说,如果只满足于“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不能“跳起来摘桃子”,迎难而上闯路子,就会身陷危险而不自知。
不久前,2022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榜单揭晓,信阳毛尖以75.72亿元位列第三,实现品牌价值逐年上升。在浩瀚的茶的故乡,信阳毛尖无疑是幸运的,在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为1135毫米的环境滋养下,信阳毛尖从一出生就身披光环,赢在了起跑线上。然而,字典上虽然有“一劳永逸”这个词,但世界上却少有一劳永逸之事。从1915年,作为世界绿茶珍品,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到如今实现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三,多年来,我们不断为茶产业转型升级把脉开方,为茶产业品牌建设导航指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茶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塑造特色鲜明、辨识度高、竞争力强的茶叶品牌形象,让信阳毛尖这一金字招牌逐渐走进消费者心中。
当下,站在时代新风口上,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考验,绝不能安于现状“守摊子”,而是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辩证法,传承好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创新出电商直播销售的“信阳特色”,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创信阳茶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其实,不管传承也好,创新也罢,归根结底离不开开拓的心态。今年是信阳茶文化节举办第30年,三十而立,立足新方位,把握新形势,创造新业绩,做好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这篇大文章,方能立出一个大气自信的新信阳。
不能“守摊子”,那就奋起闯路子,迈过这道坎,一定柳暗花明!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