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小麦孕穗灌浆期田间管理技术


孕穗至灌浆期是小麦形成产量和主攻品质的关键时期,此期信阳,常有多雨、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及病虫危害出现,导致小麦倒伏、青干、籽粒瘪瘦变褐,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根据小麦孕穗至灌浆期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达到粒多粒饱,实现小麦优质丰产丰收,应做好以下管理措施:

一、预防“倒春寒”及晚霜冻害

信阳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回升快、起伏亦大,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晚霜冻害亦常见。在寒潮来临前,应及时麦田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的幅度,同时,还可以喷洒抗冻生化调节剂,预防冻害的发生。冻害发生后,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施磷酸二氢钾及芸苔素内酯叶面肥等补救措施,减轻冻害对植株组织造成损伤,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二、分类调控,确保增产增收

及时追施拔节肥,保蘖成穗实现多穗,一般可亩追施尿素5公斤~8公斤;高产田提倡施用保花肥(孕穗肥),保花肥在剑叶(旗叶)露尖时施用,有明显的增粒数增粒重效果,但要掌握好土壤肥力和苗情长势,高水肥及一类苗田慎用,防止倒伏贪青晚熟;弱筋小麦田,追肥氮的使用要前移,应以返青至拔节施肥为主,不宜追施保花氮肥,以免影响弱筋小麦品质。

三、防治病虫害

抽穗到灌浆阶段,即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信阳小麦病虫“干热风”活跃期,应积极做好病、虫、干热风的“一喷三防”工作。

(1)病虫害防治。小麦赤霉病应以预防为主,按照“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原则,小麦赤霉病防治最佳时期是小麦抽穗5%~10%左右时防治一次,50%左右再防治一次。同时,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防治麦蚜、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烯唑醇和戊唑醇具有内吸传导性,对赤霉病具有治疗作用,氰烯菌酯对赤霉病防效好,用禾枯宁可湿性粉剂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治赤霉病,还可兼治白粉病等病害。

(2)预防干热风。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信阳小麦灌浆期,常有“干热风”天气出现,此时,温度显著升高,并伴有一定风力,植株蒸腾加剧,根系吸水能力下降,湿度显著下降,光合强度降低,灌浆时期缩短,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植株逼熟甚至枯萎死亡,同时高温还可使籽粒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增加,造成粒重进一步降低。在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各喷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提高小麦植株体内磷、钾浓度,增大原生质黏性,增强植株保水力,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伤害能力。

四、清沟排渍

信阳小麦孕穗至灌浆期,雨水多,要清好厢沟、腰沟、边沟和田外排水沟,保证“四沟”配套,灌排畅通,雨住田干,防止湿害渍害发生,实现丰产丰收。

(信阳市农科院)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