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社区运动场可以多些


□高晶晶

最近,笔者常看有中学生在小区小广场练跳绳或足球。小广场人车混杂,地面多是水泥或大理石,不适合长时间锻炼,只能算是为考试而练习一下。把体育纳入考试,是为了让孩子了解运动爱上运动,通过运动提升身体素质,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那么在学校操场之外,社区能不能多些运动场?

据园林部门统计,全市城区广场、游园、绿地的总数量约304个,其中大型广场5个,大型公园6个,郊野公园1个。人均来算,数量不多。在这些公共场地和一些小区空地,一般都设有健身器械。这些器械比较专业,能加强肌肉力量或放松筋骨,是中老年人锻炼首选,并不适合爱跑跳的孩子和喜欢对抗运动的青年。也有些收费的篮球场馆和羽毛球馆,但从场馆分布和数量上看,如果距离过远、花费较大,一些家庭也会选择放弃。

这样来看,建设社区运动场就有了很多好处。除就近和便利之外,还能避免居家时孩子和大人沉溺手机,适当的亲子运动,也能增进家庭关系。在疫情防控常态情况下,多些室外运动场,可以通过运动舒缓心情、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甚至避免病毒的伤害。

社区运动场的建设可以因地制宜。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一些社区的空地被清理出来,可以将其改造成小型的运动场。有些社区原本有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场地,也可以考虑再更新改建一下。如果社区有旧厂房,也可以利用起来。有条件的运动场还可以配备相应的球、球拍等。除了面向大众的免费开放的运动场之外,社区也可以鼓励商业化运营的运动场馆发展,以更好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