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浉河区: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兴旺惠民生


□本报记者 韩 蕾

“这可是我们村的‘金疙瘩’,直接关系着村集体经济。”4月14日中午,在浉河区十三里桥乡黄湾村草莓产业园的大棚内,该村党支部书记梁孝兵开心地对记者说,“我们这个草莓园有红颜、隋珠、天仙醉等品种,来过的游客都赞不绝口。”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自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以来,浉河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乡村发展产业的政策。黄湾村党支部抢抓机遇,召开党员大会,确定了发展现代化草莓种植园的决定。黄湾村草莓产业园毗邻224省道,交通便利,目前建有3个连栋温室大棚和13个单棚。

“看着草莓‘经济’势头旺盛,村民也越来越支持这个决定。党员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经常到产业园里给草莓浇水、灌溉、除草。而且有了草莓园,村民也能来这里务工,多了一份收入。” 说起下一步打算,梁孝兵说,“村‘两委’将以草莓产业园为依托,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创新营销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党建+乡村主导产业”模式。浉河区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抓党建、延链条、育品牌、树龙头”,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之路,以产业振兴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据了解,浉河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按照“2+8”乡村产业布局,组建茶叶、全域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双联盟及桃、梨、草莓、樱桃、板栗、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双联盟,做到有组织、有阵地、有机制、有计划、有活动,推动跨区域协调联动,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同时,浉河区还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100%,并且以产业链党组织为依托,先后将180余名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278名产业带头人培育为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浉河区大力实施“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茶园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建立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效益,实现企业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并且浉河区大力推动茶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带动茶农增收;打造沿淮蔬菜产业带、沿107国道林果采摘产业带、沿信应路草莓核心产业带,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