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铜器从一开始就被古代统治者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体现礼制的彝器,也就是所谓的“礼藏于器”。古代的工匠用不同比例的铜锡冶炼出不同用途的青铜,创造出来的青铜文化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
1986年8月,浉河区浉河港乡在一次修筑水坝时,发现一批西周早期的窖藏青铜器。文物工作者根据青铜器的铭文及质地,将其分别定为“父丁”“父乙”两个青铜器群。
令人最为关注的是“父丁”提梁卣,现藏于信阳博物馆。卣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盛酒器之一,其主要用于祭祀,到了西周中后期逐渐被提梁壶所取代。“父丁”卣外表温润光滑,乍一看好像是由碧玉雕刻而成,其实它是一件标准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高24.7厘米、口径10.2至12.4厘米、底径12至16厘米。体呈长形,椭圆腹,侈口、束颈、圈足。提梁两端饰兽首,器身饰单体夔纹。颈部饰整牛纹,中部有牛头系钮。腹饰目纹和四瓣花纹,圈足外饰夔龙纹。器底铸有铭文一行三字“口父丁”。这件卣是一位儿子为其父所制作的。
“父丁”提梁卣通体呈绿漆古色,有着玉的质感,散发出低调柔和的光,完全摆脱了青铜器冰冷坚硬的特质。没有了商代兽面纹繁缛狰狞,充满诡异的神秘色彩。其纹饰采用大写意的装饰手法,整个腹部为一简化的兽面,但在颈部却用写实的手法铸造了两条完整的牛。这两头牛的头在努力地向前伸,一条后腿弯曲,仿佛随时准备搏斗。静与动跃然于整个器型的不同中心位置,而提梁上铸造的夔龙纹,体态修长而有张力。柔美与坚硬,线条与色彩最终使“父丁”提梁卣成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父丁”卣的提梁,能活动但不能取下,是采取二次铸造或者是分铸法铸成的,即把器物上的装饰复杂的部件先铸好,后嵌入主体的陶范内。孔隙很小的活动部件,如提梁卣的提梁,要精确地计算出预留的部位,以免与第二次灌注的铜液相接触。文物专家马承源先生说过:“这种方法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困难,如有的活动部件和器体之间空隙仅相距2毫米至3毫米,要保证这样薄的陶质隔离层不被高温铜液所损坏,不是轻易能做到的,稍有损坏,全器即成废品。”
(本报记者 戴子翔 整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