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刘远强
亭台楼榭依流水,早春燕归啄新泥。3月31日,记者行走在平桥区平西街道,仿佛置身于园林之中。草木葱郁、花团锦簇;亭台错落,小桥流水。烟雨中,小桥胡同在讲述那淡淡的乡愁。
“小微之变,彰显人文情怀。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我们坚持‘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理念,因地制宜进行微改,实施绿化升级、提质改造,让城市品质更有内涵、居民生活更有品位。”平西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对记者说。
平西街道地处平桥区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小桥胡同,因“遇见江南”而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该街道党工委谋篇布局,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切实让城市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该街道设置1办(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8班(市容市貌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在建工地整治、内河塘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宣传发动、执纪问责、考核结果运用专班),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包社区领导分片抓,机关、社区干部具体抓的责任机制,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统一思想,才能掌握整治人居环境的主动权。为此,该街道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题党日等活动,宣传入户,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支持拆、愿意拆、共同干。同时,充分调动党员、社区工作者、退休干部职工、志愿者、物业及商户的积极主动性,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通过微信群、电子显示屏、发放倡议书等形式,使美好生活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不花钱办成事、花小钱办大事”原则,积极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开发商签订合同,将整治后空地打造成临时花木种植基地,充分节约政府资金;发挥保洁员既是环境卫生督查员、违章建筑监督员,也是出店经营监管督查员的“四大员”作用,促使居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在巩固既有的整治成果基础上,该街道围绕“六乱现象”“六清重点”,突出违法建设、围挡围墙、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破旧厂房、待建施工工地、大型商超周边等重点区域和卫生死角,采取日常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立行立改和集中攻坚相结合,深入开展地毯式、全域全时段大排查、大整治。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建立集中整治重点问题台账,明确整改项目、整改标准、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限时整改,逐一销号。同时,将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作为检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效,作为历练基层党员干部作风提升的有力抓手,纳入年终考核范畴。
截至目前,该街道共投入大型机械352台次,人员2563人次。累计整治乱搭乱建325处、乱堆乱放2439处、乱倒乱扔2860处。铲除小菜园912处,拆除违建126处,平整土地386亩。打通了平西十三组支巷断头路,连通了平安大道及行政路,实现了城市道路微循环。在原有闲置土地上新增了160个停车位,解决了平桥区妇幼保健院看病群众停车难、停车无序等问题。在和美小区西侧新建透水地坪停车场,新增230个停车位,使网红打卡地——小桥胡同停车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同时,以“共建、共享、共治”为理念,采取“针灸式”的小微空间更新方式,围绕“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有温度、社区更和谐”的建设目标,改造面积约8800平方米,通过征求民意,收集到“活力健身”“消防科普”“城市书吧”“林下广场”等功能需求。在设计中,拆除围墙,增加漫步道串联各个空间,将城市绿地回归于市民生活,让老人出门就有公园遛弯,工作闲暇时有场地健身,让孩子可以跑起来、跳起来、坐下来,写一写、听一听、闻一闻,感受自然的能量,感受成长的力量,使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