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从解放路向北,拐进成功花园小区,顺着沿河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条长廊,几个立体化宣传栏在树木的映衬下若隐若现,这里就是民权街道法治游园。
“以前这边都是简易房,不美观不说,还有安全隐患,不过现在可好了,简易房拆了,变成了法治游园,整个地方都开阔通透了很多。”昨日下午,阳光正好,法治小游园内有市民在健身、有市民在阅读宣传栏上内容,家住附近的余永林告诉记者,自从这里变成了游园,他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逛逛,“散步、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学到法律知识,一举两得。”
“我们依法拆除这里的违建之后,因地制宜,把这里打造成法治游园。”浉河区司法局民权司法所党支部书记杨艳华告诉记者,游园由立体法治宣传栏、法治长廊、健身区等几个区域组成,长廊的内部刻有法律常识,市民在休闲、娱乐、健身的同时,不经意间就能将法律常识记入心间。“法治游园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法律素养,培育法治理念,实现普法教育的多样化,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作为基层司法所,我们也将继续围绕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民权街道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各项司法职能作用,为民权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采访最后,杨艳华如是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