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人居环境美起来 美好生活在身边


——固始县南大桥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纪实

□赵传月 周 旭 文/图

南大桥乡位于固始县城南10公里处,北靠史河,西临石槽河,境内沟塘堰坝星罗棋布,水资源丰富;全乡林木覆盖率约26%,生态环境优美;S204省道、固张路、夏黄路贯穿乡域,交通便利。

据南大桥乡乡长张积涛介绍,该乡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牢固树立“首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将“学、讲、帮、干、奖、管”六个字贯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始终,全乡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干群同心、互帮互助、实干快干,以实现人居环境“四起来”,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描绘美好生活新画卷。

组织机制新  共建共享聚民心

南大桥乡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精心组织,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集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乡、村、户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凝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合力。

健全组织体系,明确整治责任。该乡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各科级干部为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和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四组,由各分管领导任工作组组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了“党政领导包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组长包户”网格化责任制,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形成了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工作格局。

制定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该乡乡村两级分别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国土绿化工作部署会、人居环境整治汇报会等各类会议40余次,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安排。出台了南大桥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逐村民组验收评比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内容、推动工作落实。

宣传方式新 形式多样入民心

南大桥乡以转变群众观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广泛宣传,层层动员,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深入人心。

该乡利用乡村大喇叭、村组微信群等多种媒介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党员干部宣讲队,乡主要领导、驻村干部到组到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节目、有奖问答的互动方式,用群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方言土语”,以“小环境”解说“大形势”、以“身边事”解读“大政策”,从思想上解决了不重视、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

积极开展党员大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联户等活动,广大党员化身宣传员、监督员、协调员,形成“党组织推进、党员带头、党群互动”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该乡已累计召开村民组宣讲会163场次,参与群众7109人次,对街道社区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62份,对全乡农户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告知书8000余份。

该乡按照“找出来、请回来、用起来、传开来”的要求,通过建一个群、通一次话、聊一分情、尽一分力,引导和撬动乡贤资源、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带动示范群众投工投劳、出资出智,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合力。召开各村党员、离任村干部、乡贤、在外创业人员座谈会,让他们认识到乡村振兴首要是环境整治,通过座谈会,起到了小会撬动乡村环境大整治的效应。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共募资58.2万元、路灯268盏、垃圾桶1500个、绿化树2542棵,有36户群众主动让出自家闲置地使用权累计7900平方米。

该乡在全乡中、小学举办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主题班会,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主动与家长一起将家中的环境卫生整治好、维持好。同时,教师借家访的时机,对家中环境卫生整洁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通过学生引导家长从自家庭院卫生保洁开始,提高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该乡开展“卫生文明户”评选活动,全乡第一批共评选出乡级“卫生文明户”26户,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效地调动全乡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情和干劲。

整治方法新 立竿见影称民心

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承包责任制。该乡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庄为单位,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承包给村民组长、党员或者文明卫生带头人,对整治效果好的,给予表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治人居环境的积极性。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行动。该乡按照“不落一人,不放一角”的准则,将集中推进村的各个村民组分包到其他责任村、责任单位,多措并举,集中力量,逐村整治,逐村推进,坚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该乡通过“精准化”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完成的,做到立查立改,加大整改力度;对短时间无法完成整改的问题,逐一反馈到村“两委”及责任组成员,每周调度一次,推进整改进度。通过走访群众,进行“全面化”管护,广泛听取群众反映的困难、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治意见与建议,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开展逐村观摩评比、逐村民组验收活动。该乡坚持定期观摩评比,乡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体责任组长、支部书记徒步30余公里,对各村(社区)重点整治区域开展观摩,指出问题1675处,形成领导带头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开展支部联建、对口帮扶活动。该乡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由县委、县政府选派10家单位,与10个村进行支部联建,对口帮扶,以强带弱、取长补短、筹资筹劳、资源共享,产生了1+1>2的良好成效。活动开展以来,各联建单位累计出动2100余人次,种植苗木2146棵,铺设草坪5000多平方米,无偿提供机械台班1344小时。

建立健全垃圾清运和保洁长效机制。该乡为全乡170个村民组配齐保洁员和保洁管理员。全乡垃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模式对全乡生活垃圾闭环转运至县垃圾焚烧发电站无害化处理。结合本乡秸秆再生颗粒生产企业,同企业联系对接,由企业回收秸秆木材作为再生颗粒加工原材料,从源头对农业生产废弃物减量。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该乡对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积极谋划,在集镇所在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收集并处理街区生活污水,实现日处理污水180吨。同时,结合本乡实际,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办法,采用沉淀池、氧化塘等简易处理技术,实现就地生态处理。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乡已按标准完成户厕改造2228户,确保改厕后能正常使用。同时,对固南路、固张路、南陈路沿线旱厕能改则改,不能改就拆,累计改造旱厕362个,拆除350余个。

建立健全督导机制。该乡按照“发现问题-拍照上传-挂牌督办-整改反馈-验收销号”的工作流程,对村庄人居环境实施日常监控,采用“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的督查方式,确保发现问题及时督办、及时整改到位。每周定期梳理挂牌督办事项的整改反馈及验收情况,整理形成工作情况通报。同时,该乡纪委持续到村督查乡村干部、包村单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并印发通报。截至目前,共印发督导通报12期,通报批评并约谈9个单位负责人及3名村支部书记。

环境面貌新 美化家园得民心

“净起来”。南大桥乡拆违拆旧绝不留情,乡街道拆除私搭乱建晴雨棚16处、流动简易摊点板房4个,各村对废弃圈舍、破损房屋应拆尽拆,累计拆除废弃圈舍200余处,破损房屋约5000平方米。村组道路统一标准,对简易棚架、私搭乱挂各式菜园栅栏,一律清除,以村民组为单位深入持续推进综合整治,促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累计出动人员8000余人次,出动机械车辆1000余台(次),整治乱堆乱放16000余处,整治乱倒乱扔12000余处,整治乱搭乱建60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460余处,清理沟渠20余公里,整饬路肩30余公里。

“绿起来”。该乡以全县国土绿化现场会为契机,抢抓植树造林时段,全乡谋划廊道、绿地植树造林面积480余亩,为东大塘整坡覆绿800平方米;陆桥村为村部周边闲置空地覆绿1300平方米、新栽植水杉4000余株;谢楼村在村3.6公里的主要道路两边补种红叶石楠1500余棵;固张路新栽种红叶石楠600余株,大叶女贞160余棵;石安路种植红叶石楠360余棵,大岗村新栽种500棵大叶女贞,安埠村补种红叶石楠280株,204省道新栽植红叶石楠120余株,桂花50余棵;合理规划空闲地,对已整治空闲场地采取建设游园、绿化小品等形式,实现整治后不反弹。已为陆桥村建设绿地2处、谢楼村建设绿地2处、大岗村建设绿地1处。组织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开展植树活动,通过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美化家园,共建生态美丽新家园。

“亮起来”。为给全乡道路“亮起来”开好头、鼓好劲,该乡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开展“我为家乡亮条路”活动,陆桥村、安埠村、黄柏村、陈营村、大岗村等村群众集资捐款,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370盏,实现了村组主干道路亮化。

“美起来”。南大桥乡在全面推进“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的基础上,对街区街景和建筑进行改造,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氛围,为群众的生活增添色彩。

“我们将继续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固始精神,擦亮南大桥乡村底色,做到持之以恒抓、坚持不懈抓,从而不断提升全乡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南大桥乡党委书记孙巧坚定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