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蕾
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市市场监管局、市消费者协会是如何发挥部门职能职责,不断加强市场综合执法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的?消费者合法诉求如何得到有效回应?围绕中消协今年“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将开展哪些纪念宣传活动?今年又将如何加强消费供给监管、优化消费环境、壮大消费公平监督力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向阳。
问:消费维权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请问,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在不断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新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期待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答:消费环境承载民生,影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依托全国12315平台多渠道网络诉求系统,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2021年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80804件,按期办结率100%。其中,咨询63684件、投诉12815件、举报4305件,咨询类接收总量占78.81%,与2020年持平,说明我们的市场消费是安全平稳的。投诉争议金额3031.08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82.56万元。所有投诉举报均按要求分级流转办理,由12315热线全程跟踪督办、回访。
过去的一年,我们针对人民群众关心、投诉比较集中的水电、燃气开户费、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虚假广告宣传、教育培训机构退费、食品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创新解决思路,用心服务消费者,在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放心环境、强化消费教育、化解消费纠纷、推动社会共治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守住市场安全底线。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四大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安全,也事关政治安全。我们始终把“保安全”作为底线、红线,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和任务,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防死守,重在防范,推动消费环境更优,让广大人民群众敢消费、想消费、舒心消费。通过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及食品安全全域创建等工作,在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6S”规范化管理,引导全市1740所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占总数的96.35%,各社会餐饮明厨亮灶达到100%。开展食品抽检2.4万批次,超额完成36.8%,食品快检批次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强化“豫冷链”推广运用,累计报备检查进口冷链食品3253吨,赋码11万个,其中浉河区、息县筹建我市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并实现正常运行,全市全年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阳在省政府食安委评议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二名。加强新冠病毒疫苗、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先后查处药品、化妆品违法案件103起,推进信阳率先在全国开展美甲化妆品经营单位规范化建设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扎实开展大型游乐设施、电梯鼓式制动器、翻新液化气“黑气瓶”等安全大检查和重点整治行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实现全市1.3万余台乘客直梯全部接入省市场监管局应急处置平台,179家液化石油气、车用气瓶充装站安装气瓶安全追溯系统。新县被推荐为全省气瓶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示范县。不断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后处理,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等民生相关产品总体上质量安全可靠。
二是营造公平法治环境。坚持创新发展与依法规范并重,积极倡导竞争依法合规理念,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涉企收费、网络交易、知识产权保护、价格及广告等领域公平竞争意识,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下转第三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