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宇
春回大别山,绿绕淮河水。
“十四五”开局之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环境空气质量7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特别是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8微克/立方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312天,多于全省平均值56天,6个县实现二级达标,创全省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17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浉河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县”,商城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2021年12月,市生态环境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表现突出的集体”。
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共下发空气质量月度排名考核通报12次,对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的县区下发表扬通报8次,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或月度目标完成较差的县区下发警示提醒38次、约谈通知22次,有力推动了全市PM2.5浓度持续改善。强化精准管控,通过站点精细化管控平台,向中心城区各辖区交办数据上升预警、雷达热点预警等各类污染问题1551件,有效处置率达到97%。在全市范围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20次,累计走航9289公里,有效遏制了城区道路扬尘污染问题。强化协同管控,扎实推进臭氧与PM2.5协同治理,开展加油站油气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对存在问题的58家加油站,列出问题清单,督促限时整改。开展涉VOCs企业问题排查及治理帮扶工作,累计排查帮扶涉VOCs企业44家,推动突出污染问题快速解决。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该局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110”调度工作机制,以全市4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为重点,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共排查整治问题474个。每月计算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及时分析水质超标原因,按照时间节点调度、汇总整改情况,形成水环境质量月报。对严重超标的断面,组织人员现场摸排调研,按照“一河一策”“一排污口一策”原则科学制定解决方案,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增加督导调度频次,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形成月报12期、通报11期、专报16期、调研报告55个、治理方案31个,有效推动了水质断面稳定达标。
在打好净土保卫战中,该局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管体系,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完成48家重点监管单位和40家涉镉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扎实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农膜回收率达到97%,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负增长,超额完成4处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圆满完成5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