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马迎春 韩 蕾 周 涛
2月23日下午,信阳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大会,会上公布了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结果,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12件民生实事被确定为2022年信阳市民生实事项目。这12件民生实事是由出席大会的全体人大代表从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票决出的。由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这在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民生实事项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民利益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办什么、怎么办、谁说了算,直接关乎民生实事的实施精准性和群众认同感。据了解,2021年11月起,我市广泛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累计征集意见建议2784条,涉及城市建设管理、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2022年1月,按照群众急需、实事求是、当年可完成的原则,确定了开展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等重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经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最终,在信阳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由人大代表票决确定了12个民生实事项目。
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现形式,是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监督权的务实举措,也是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内在要求。让人大代表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能够很好地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使得基层人大工作有了新的着力点,拓展了代表履职途径,有助于发挥人大代表在履职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加强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形成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为民办实事,要群众认可,要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人大代表汇民意、集民智、聚民心,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决策者和受益者,实现“群众想什么”和“政府干什么”的精准对接、高度融合,推动政府决策由“为民作主”变为“由民作主”,人大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全程参与”,真正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所忧,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使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