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浩
一张张问题交办单不断下发。
2月13日,春节过后,市万人助万企统筹专班办公室仍然颇为忙碌。“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企业项目‘上马’就越快,就能更好抢占市场先机。”市万人助万企统筹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开局即决战,起步当冲刺。“时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我们解决好企业问题同样重要。”负责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的市万人助万企问题解决专班相关负责人很有感触。
1天内落实了华豫电厂燃煤资金1亿元,7天内兑现了现代筑美公司奖补资金4485万元,9天内办理落实了灵石科技公司不动产证……与时间“赛跑”,唯有努力把握住时间这一变量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为此,信阳选择从体制机制破局,建立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加快融化市场的“冰山”、削平融资的“高山”、跨过转型的“火山”。
这样的长效机制,从顶层设计上来说,就是建立了“局长+1”“县长+局长”工作机制。“局长+1”就是在市级层面,由职能部门指定一名分管局长和1名业务骨干,全权代表本部门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及时解决问题。“县长+局长”就是在县区层面,由县长牵头和涉及企业问题的相关职能部门一起,研究解决企业问题。
通过联审联批、一站式服务,一批共性问题被解决。比如,协调落实了271家企业授信额度27.8亿元,为329家企业协调贷款19.6亿元,帮助697家企业招工6218人,为246家企业办理了用地、规划、建设、消防、人防和不动产权登记等各类手续,为32家企业办理了不动产证分割及土地变更登记。同时,通过申请解决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专项债问题,解决了62家企业的水、电、气保供稳价问题。对企业反映较多的要素保障、不动产证办理、融资难等问题,市政府研究出台完善了水电气保供稳价政策,探索研究“工业类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不动产权证不解押即办理变更登记”等创新举措,推进形成长效机制。
“万人助万企”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效之策。“以前,跑一个项目要去很多部门,费事还费力,现在很快就办好项目的全部批文,服务组的一些真招、新招、实招、高招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发展之难。”问题解决基本到位,服务效率明显提升,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在采访中,这是很多企业负责人的同感。
在思想上、行动上来一场实打实的“躬身入局”,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打造市场化、公平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万人助万企并不仅仅是服务企业发展,更是提升地方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
据悉,“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解决问题6737个,问题解决率95.8%,其中仅1月至10月,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个数和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8%、70.5%。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市释放存量潜能、激活发展动能,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积蓄了后劲。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