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创新提出 “一村一名产业带头人”目标,5485名产业带头人进入村干部队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1972名,占69%。聚焦“育强”,大力实施“富脑强能计划”,开展县乡村干部培训,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等“走出去”培训1023人,依托党校和大别山干部学院等“请进来”培训2.5万人次;开展“三个培养”,将产业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将党员产业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立足“用好”,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处级干部134人、科级干部711人,22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编,8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推进“信阳英才计划”,全年新签约入职10502人,征集人才项目105个、落地率82.9%。
在平桥区甘岸街道二郎村繁高农业种植合作社,阳光透进大棚,各种蔬菜长得格外水灵,社员正在对刚采摘的蔬菜打包。该合作社理事长曾凡高也是该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带领周边众多群众走上致富路。记者得知,过去一年,我市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主导产业发展工作,厚植基层党建的物质基础。采取党委统领、组织联建、人才联育、产业联合“一领三联”模式,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创建省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7个,培育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家,2857个行政村全部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占89.9%。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新时代实现“两个更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