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大与小是相对的。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的大与小,不仅存在“量”的关联,更能反映“质”的变化。
在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对于农村实施的“十百千万”工程来说,一万个自然村的参与规模比较大,就其中一个自然村来看体量很小。但是,仅是万分之一的自然村,同样需要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一项也不能少。这项工程的效果,来自“万分之一”的总和。所以说,“大民生”从“小切口”入手,不无道理。
小寓于大,小能见大。通过近期的综合整治行动,不少小处渐成风景。光山县5个高速公路进出口绿化升级,成为人们眼中的“五朵金花”;罗山县整治空中杂乱电线“蜘蛛网”,让城市空间更开阔;潢川县将河湖坑塘统筹清理,让空气更清新;城区道路交叉处开辟弧形非机动车通道,让市民出行更便捷。诸如此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变化中不断提升。
环境就是民生,小处可见用功。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把身边的小事做好,是我们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本能。“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应该说,小处都是眼里活,重视了,坚持了,习惯了,就能久久为功,以小成大,渐成风景。反之,忽视了,松懈了,麻木了,就能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后果。
城乡环境既连着经济发展,也连着群众的幸福指数。城市变敞亮,农村变整洁,交通变顺畅,群众心里自然会高兴和满意,“美好生活看信阳”的愿景就能变成现实美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