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平桥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平桥区: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拼搏


□本报记者 张 勇

“过去的一年,是平桥人拼搏奋斗、难以忘怀的一年,更是平桥区成果丰硕、精彩纷呈的一年。”回顾平桥区2021年走过的历程,平桥区委书记李灵敏深情地说。

振兴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困难群众脱贫后,不仅腰包鼓了起来,而且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于是,我就选择在这里开店,现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在平桥区兰店街道王寨村,“田园居”烤鸭店老板马宪斌说起农村的变化,兴奋不已。马宪斌原本在市区经营两家烤鸭店,前年他和妻子来到王寨村,看到这里正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山水之间打造美丽乡村、旅游名村,他当即就决定在这里搞餐饮,与村民们一起振兴乡村。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2021年,平桥区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可持续、能带动的特色产业,让“多彩田园”成为村民致富的“幸福家园”。全区培育出知名农产品品牌36个、省著名商标6个,农业产业化集群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个、示范合作社74家、家庭农场27家,涌现出特邦生态、君林蓝莓、草精灵、玫瑰园等一大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同时,该区着力调优种植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响农业品牌、调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民的腰包更鼓。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写好天蓝、地绿、水碧的新时代田园诗,让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清秀,让农民的家园更美。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让农民的生活更甜美。2021年,按照“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标准,平桥区成功创建“美丽小镇”2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四美乡村”33个、“五美庭院”5070个。

优化环境,企业发展有底气

寒冬中的平桥区产业集聚区,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整洁有序,一台台现代化设备运转不停……

“在公司转型发展关键期,区委、区政府全力支持我们,主动上门服务,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更坚定了我们扎根平桥、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河南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海感慨地说。

作为一家主营高速通讯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和汽车外壳相关配件,集产品研发、模具制造、精密注塑、连接器装配等为一体的科技制造公司,鼎润科技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也让世界享受到“平桥造”带来的科技便利。

与鼎润科技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平桥区产业集聚区内的另一家“明星企业”——信阳舜宇光学有限公司。“自2011年落户平桥以来,十年时间,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学零部件加工基地。”该公司总经理郭景朝自豪地说。

2019年11月5日,投资8亿多元的信阳舜宇光学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公司产品转型升级。预计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就业岗位3500多个,公司年销售规模在30亿元以上。

带着感情、付诸真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平桥区吸引着更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投入产出大、吸纳就业多的科技企业和新上项目。信钢公司带钢技改项目、河南杭氧3万空分项目、豪特曼二期、润泽制冷、斯凯弗智能制造、中联交通、联强实业等一大批科技新、分量重、块头大的企业,先后落户平桥区一南一北两个产业集聚园区,形成了工业项目大干快上的良好势头。

如今,南园深入推进光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及总部经济等主导产业,已入驻亿元以上企业30余家、“四上”企业近120家;北园以信钢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涵盖上下游、左右链的钢铁产业集群,入驻钢铁企业50多家、“四上”企业60多家。前不久,南北两个产业园区均晋升为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四篇文章,市民生活更美好

2021年,平桥区继续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努力提升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品质,不断补短板、夯基础,提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街道宽敞平直、街角奇石苍松、小巷幽深静美——这是来到平桥的人,最直接的感受。沐浴着冬日温暖的阳光,信步平桥城区街头,平中大街水生植物绿得耀眼,小桥胡同涓涓细流涌动,街角小游园中孩子们欢乐嬉戏,老人们聚在广场长亭里天南海北、家长里短,一座从里到外透着豫风楚韵气息的生态之城、旅游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结合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平桥区大力推进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双修”工程。“我们摈弃大拆大建,坚持旧物利用、保留原味,以艺术的视角、绣花的细腻和工笔画的手法,对立体空间进行全方位打造,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喜欢和满意。”平桥区城市管理局局长蔡俊说。

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养城、产城融合的思路,平桥区新一轮城市建设“改”字当先,精准发力,摈弃大拆大建,因地制宜改造,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短时间内,外景内功皆有提升,群众生活愈加舒心。

“绿”是突破口,“文”提精气神。在城市建设尤其是老旧街巷改造中,平桥区突出人文内涵,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富有信阳城市记忆的平桥街区。

“群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李灵敏坦言:“要加快城市提质让平桥更加美丽,提升服务功能让城市更有品质,以城市建设的高质量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高质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