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立堂
茶叶和油茶,是大别山区信阳的两大特色产业。无论你走到哪里,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茶叶和油茶。
信阳毛尖久负盛名,早已闻名遐迩。信阳油茶异军突起,初显后发制胜。在信阳,谈起茶叶和油茶的发展,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起刘文新和熊维政这两个人。
17岁开始摆摊卖茶的刘文新,在茶叶市场混乱的年代,他发现一些商贩打着信阳毛尖的旗号,出售以次充好的茶叶,既砸了信阳毛尖的牌子,又导致了茶叶市场萎缩,出现了“皇帝女儿也愁嫁”的现象。
1992年,刚刚20岁的刘文新以“复兴名茶,回报社会”为使命,创建了文新茶叶公司,从注册商标、开茶馆到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布渠道,搞茶旅融合,让茶产业链不断裂变延伸……这样一干就是30年,他把全部精力用在茶产业发展上,不仅建成“万亩生态有机茶园”“万亩标准化示范茶园”“万亩茶文化生态观光茶园”,形成了集中连片的产业优势,同时斥巨资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设计了从茶园到茶杯的监控和检测流程,为消费者把好“每一道关口”,而且还探索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合作社+园区+农户+党支部”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辐射带动10万茶农脱贫致富。
“茶叶是入口的食品,咱得凭良心做。”刘文新说,文新提供安全、绿色、放心的健康茶叶,让消费者信得过,是我的责任。把茶农当父母兄弟,带领茶农共同富裕,也是我的责任。把企业做好,让文新员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更是我的责任。
文新公司所在地的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发源地、核心产区,也是全国绿茶种植面积第一大县区。目前文新茶叶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旅游、茶文化等于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下联茶农茶户、上接国内国际市场的茶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信阳茶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文新也从一个提篮叫卖的“茶叶郎”成长为“茶乡致富带头人”“杰出中华茶人”,文新茶叶从一个“地摊货”登上“省长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文新公司从一个“小店铺”发展到“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全国茶业创新十强企业”……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信阳茶园面积发展到215万亩,茶叶年产量7.5万吨,年总产值130亿元,从业人员122万人,信阳毛尖公共品牌价值达到71.08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前三甲。信阳毛尖真正成了信阳的脱贫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惠民产业。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并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当总书记走到刘文新面前时,他紧握着总书记的手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的一名基层代表。”总书记脱口而出说:“信阳毛尖。”当刘文新介绍汇报信阳老区借助茶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时,总书记连声说了三个“好”。
“没想到总书记对信阳毛尖印象那么深!”刘文新说,“我一生只做茶叶一件事,茶是我的生命,茶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这一切都得益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同样是在1992年,36岁的熊维政临危受命于一个小作坊式的制药厂厂长,开始依靠25.8万元的扶贫贷款起家,仅一年时间就寻求到了一家合资伙伴,由此创办了河南羚锐制药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开发出橡胶膏剂新药“骨质增生一贴灵”新产品,一投放市场便赢得患者的青睐。随后又开发推出十几个系列产品。因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羚锐制药2000年成功上市A股,不仅成为大别山区第一家上市公司,而且也是全国橡胶膏剂药业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新县盛产茶油,天然油茶林占到全县油茶林面积的三分之二,但因油茶多生长于坡岭地,人工采摘难度较大,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在熊维政执掌的羚锐公司,他十年前就主导投资2.7亿元成立河南绿达山茶油股公司,建成年产5000吨精制山茶油生产线,原料全部采用当地油茶北缘区的自有油茶林的天然油茶籽。此后,又设立信阳绿达山油茶资源发展公司,流转10万亩的天然油茶园,帮助贫困群众改造低产油茶园近万亩。
“过去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油茶籽卖不上价,导致许多百年以上的天然油茶树被砍伐。”据熊维政介绍,早先油茶籽每斤3.5元,村民种植、采摘油茶籽动力不足。随着羚锐集团对此领域的关注,并与当地村民开展订单收购,油茶籽市场价格上升至今天的每斤15元左右。绿达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大别山区最大的山茶油加工企业,盘活了油茶整条产业链,产业带贫能力越来越强。
“茶油是个好东西,种油茶老百姓可以脱贫。十多年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向别人宣传信阳的山茶油。大家都叫我‘熊茶油’,这个称呼让我很高兴。”熊维政自豪地说。2018年,从大别山到北京,熊维政带着一小瓶山茶油走进全国两会会场。他说“山茶油是大别山区的特产,也承载着老区人民对脱贫奔小康的期盼。”
转眼到了2019年4月,61岁的熊维政卸任由他创建的羚锐集团公司董事长,同年7月他又创立了信阳信锐油茶股份有限公司。翌年9月,信阳市油茶行业协会成立,熊维政当选会长。在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熊维政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油茶栽培在中国有2300多年历史,但在信阳大面积推广栽培只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2019年9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司马光油茶园考察时说,种油茶绿色环保,一亩百斤油,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
“好路子”越走越宽,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信阳油茶面积已发展到100万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目前正在申报“信阳茶油”国家区域公用品牌。
茶叶和油茶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刘文新和熊维政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俩都是民企老板,都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学员,都是全国劳动模范,都是全国人大代表,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都是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人……头上的金字光环不胜枚举、耀眼夺目。
同是信阳大别山人,熊维政、刘文新两个人创造了两个产业神话。信阳茶叶和信阳油茶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刘文新、熊维政两个人的奋斗史。这不仅是他两个人的荣耀,更是信阳两个产业的荣光。
本来熊维政开始是做药的,现在是做油茶的。刘文新虽说一直是做茶的,但也可以说是做药的,因为茶最早的功用是药用,神农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两个人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把各自的事业和两个产业做到了风生水起,做到了极致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