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王凌云 尹 斌
梦想,创造奇迹。因为有梦,所以奔赴;因为有梦,所以超越。
初冬时节,走进息县产业集聚区天创服饰有限公司,全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上,一行行、一排排机器正飞速运转,场面壮观。“看不到毛线,就能织出毛衣”说的就是天创生产车间。一台台针织电脑机前,仅有零星的专业技术员在做设备检测和设计操控;加工车间,停留少量的工人,负责半成品针织衫的裁剪。
“未来我们二期项目天创服饰产业园建成后,能够安装像这样的智能针织电脑机和缝合机各500台,所有的设备和工艺都是按照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标准。后期项目占地共96.6亩,计划投资1.8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年产羊毛衫300万件,实现年创汇3900万美元……”公司董事长、人才团队负责人陈文友信心满满,一边展示着规划图纸,一边介绍说。
归乡寻梦,敢“创业”
陈文友,息县东岳镇郭围孜村人。1996年从郑州管理煤炭干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新技术开发区中美竹林安特公司工作。90年代,一个中专生能分配到省会,并在合资企业工作,是许多青年人羡慕的事。然而,天生具有冒险精神的他,却毅然选择了“下海”打拼。彼时,陈文友带着不足3万元,辞职来到广东东莞开始创业。
万事开头难。在东莞,陈文友从大排档、开饭店干起,通过勤奋努力和诚信经营,生意逐渐做大做强。趁着改革的浪潮,他又把生意的触角放到了没人打理的电话亭、台球室等服务行业。他放开手脚,大胆租赁电话亭、台球室,从家乡招募工人,做起了台球室、乒乓球室生意,并逐渐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台球室、乒乓球室和酒店。
“我出生农村,我父亲当过3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从小就耳濡目染父亲为群众办事的艰辛。他劳累了一辈子家乡仍然贫困。在东莞打工时,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但我始终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挣到足够的钱,让家人和乡亲能摆脱困苦,都过上更好的生活。”陈文友说。
2007年,得知家乡正在大力招商引资,鼓励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兴业后,陈文友经过一番考虑,决定返乡。最初的几年陈文友投身于建筑行业,带着在广东创业挣得资金和资源,经县里招商引资项目回到家乡进行城镇化建设。眼见家乡大变,然而光有高楼只是外观美,没有产业,地方经济就没有支撑。2016年,正值全市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之时,返乡数年的陈文友也逐渐思考企业的社会职责和发展转型问题。
2017年初,经过外出调研,陈文友和同样返乡创业的息县籍企业家时建广、王金修经过商量后达成共识,决定从他们熟悉的服装产业入手,对接国外市场,生产高端羊毛衫。3人融合各自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优势,共投资3900万元,经过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建成立了拥有4栋现代化标准厂房,1栋6层员工宿舍楼,1栋科研中心并配置100多台智能化针织电脑横机的息县天创服饰有限公司。
“这么多年的打拼,我逐渐意识到,工业才是振兴民族的希望,实体经济才能造福家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产业支撑,为息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插上羽翼!”陈文友如是说。
研发筑梦,善“创新”
创业难,创新更难。
面对竞争激烈的服装产业,只有瞄准市场,提升品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争得一席之地。
面对完全新领域,陈文友放下“成功企业家”的架子,虚心学习,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育、“聘过来”用,逐渐建立了自己专业的毛衫设计团队,并拥有了稳定的毛料供应商。
“从2017年至2021年,通过经营投产打磨以及各级政府优惠政策扶持,我带领研发团队,通过对智能化制造的研究与推广,已完成了智能化生产线等3项研究课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年产量120万件智能服装生产线项目。目前,公司年产量已达到300万件,已为息县累计创汇5000万元,带动500余人就业。”回想起那段“打磨”的过程,陈文友表示,“很充实、很辛苦,但很有收获,在失败和尝试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打磨和孵化,天创服饰逐渐培育了拥有行业一流的先进设备、丰富经验的生产管理团队和熟练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并通过项目创新,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长为能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的现代化企业。
赶超追梦,勇“创一流”
建立现代工业,说起“容易”,做起“难”。
遵循市场导向,瞄准产业趋势,关键在于能否打造一支团结、奋进,且善于开拓创优的人才团队。
陈文友逐渐意识到,把企业做大做强,不仅需要一流的设备,更要有一流的“人才”。为了实现从设备到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的升级,进而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陈文友和他的团队关键做好这“三件事”。
——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企业先后建立并制定了智能化针织电脑横机管理、缝合车间、后整加工和工艺流程测火箭等管理制度,让企业“四梁顶”“八柱稳”。
——重视和关心人才成长。给尖端人才优良的工作环境,年工资按13个月薪水加“红包”的模式,人才待遇与企业发展挂钩,留住高质量技术和管理人才。
——实现人性化管理。立足“让企业成为职工的家”理念。生产车间安装中央空调,让职工走进企业,就能感受“四季如春”的工作环境;建设“冬暖夏凉”的500平方米的企业餐厅,让职工能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举办每年一次的职工年终庆功宴,让职工们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
有了人才,犹如雄鹰展翅、参木逢春,天创迅速成长为一家专业ODM加工中高档羊毛衫服装的现代化企业。拥有专业的毛衫工艺师团队和丰富生产经验的管理人员、熟练固定的生产工人后,企业的市场更广阔,目前和ZARA、ESPRIT、TOM TAILOR、CORTEFIEL等多家知名品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贯彻执行‘坚持一流品质、打造顶级产品’的质量方针,把‘提供创新优质的产品、方案和服务,全面协助客户、企业和员工实现成功’的经营理念贯穿到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成功申报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陈文友介绍,2020年疫情期间公司向信阳市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被评为慈善爱心企业;目前企业已通过国际BSCI认证,同时获得OCS有机棉认证;2021年1月,天创服饰团队获评第二批“信阳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并获得资助资金200万元。
提及眼下的发展势头,陈文友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告诫我们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可以说,天创之所以有今天,关键是我们的团队始终秉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座右铭。
据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天创服饰主动履行扶贫攻坚职责,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为企业下乡拓宽致富路,工业扶贫带动产业兴。企业与曹黄林镇9个村55户贫困户、临河乡5个村97户贫困户及长陵乡5个村40户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带动192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还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带动县城周边就业,帮助广大村民解决就业难问题,充分调动了贫困户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对一精准扶贫,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贡献企业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服装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服装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我们将努力发挥家乡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充沛的人力资源等优势,继续加大智能化建设力度,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负责生产的公司总经理王金修补充介绍道。
展望未来,陈文友表示:“我们将不断提升我们的原创设计水平,以创新求突破,努力实现企业‘新的跨越’。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将企业做强做大,努力建设集生产、设计、研发于一体的服装生产基地,不负家乡人民的期待,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为息县振兴与发展作出我们应有贡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