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在大别山下,流传着一个革命母亲的传奇故事,她的父亲、丈夫、儿子全都为革命作出了牺牲,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她的名字叫兰桂珍,后人称她“兰大妈”。
兰桂珍,1904年出生在黄安(今红安)县箭厂河乡(今属河南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5岁时,她被送往黄安县檀树岗乡程维德湾的程启忠家做童养媳,1921年与他结婚,先后生下4个儿子。
在此期间,正赶上董必武派一批共产党员回红安农村宣传革命思想,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发展农民协会,使兰桂珍懂得了革命的道理。自此,她积极参加农协会组织的革命活动,并担任了妇救会的宣传委员和妇女队长。
兰桂珍宣传动员群众说:“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咱自己人要支持自己人。”她走村串户,发动妇女们做军鞋、筹军粮,帮助护理伤病员,为红军做饭,有时还组织宣传队到前线慰问红军战士,样样都冲在最前,被县苏维埃政府称为“支前模范”。
在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兰桂珍把家里仅有的两亩地换成20斗大米送给了红军。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兰桂珍四处漂泊,以乞讨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