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核心阅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科技成果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保护和激励创新,推动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时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通过科技创新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意义重大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成果,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加速向各领域广泛渗透,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有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应对时代挑战,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携手前行、共克时艰。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对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才能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同时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有利于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成效显著。同时,我国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有助于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尤其需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是顺应国际科技合作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塑造发展优势、培育增长新动力。
准确把握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协作指明了方向。
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开放合作,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开放合作中为全人类寻求科学突破,也是我国一以贯之的追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面向未来,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有利于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优势互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我国主动谋划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高我国科技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使科技成果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要求我们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中坚持“四个面向”,把基础前沿、关键共性、社会公益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作为重大基础工程来抓,实施好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快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同时,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保护和激励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关乎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无论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建立相关的政策制度体系,都是为了保护和激励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规则和标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造福全人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互惠共享。同时也应看到,科技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我们需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塑造科技向善的价值理念,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积极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设置章节对此进行部署,提出“积极促进科技开放合作”。这为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明确了着力点。
发挥科学基金独特作用。科学基金在创新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独特作用,有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需求,为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有力支撑。要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瞄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发挥科学基金独特作用。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进一步构建开放创新的合作生态,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从事科学研究。
务实推进国际合作项目。在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重要全球性问题面前,世界各国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要推进更加包容、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展开药物、疫苗、检测等领域的研究。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联合研发,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打造开放平台。开放平台建设是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探索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把更多国外贤才“请进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国内创新主体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走出去”,在全球科技变革潮流中搏击风浪。积极“筑巢”“搭台”,推动建设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平台、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服务中介等,利用科技打造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北京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90多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北京发挥着高端引领、关键支撑、示范带动的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部、北京市会同多个部门共同研究编制《“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这有助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努力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执笔:方力 任晓刚)
(据《人民日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