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甘当路石 民族团结


——“两路”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 刘洪明

这是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迹,这是中国军民波澜壮阔的逐梦征程——10多万名筑路军民劈开悬崖峭壁,征服重重天险,建成修通川藏、青藏公路,打通西南边陲的交通动脉。

2014年8月,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一场绝境修路的伟大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印度对西藏虎视眈眈,西藏上层分裂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蠢蠢欲动,西南局势一时错综复杂。解放西藏,迫在眉睫。但彼时的西藏交通,“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

1950年1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应当争取于当年5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3个月后,康藏公路(1955年改名为川藏公路)工程破土动工。其后,毛泽东同志发出进军西藏的训令,并号召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10多万人的筑路大军克服高原缺氧、天险阻隔、物资匮乏等不利条件,靠着简陋的工具,开始了征程。漫漫4年,筑路大军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造桥400余座。

1954年12月25日,两条公路同时通车拉萨,西藏结束了千百年来仅有栈道、溜索、人背、畜驮的运输方式。绵延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宛如两条洁白的哈达,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段跨越时光的生命礼赞

艰辛成就伟业,牺牲铸就辉煌。4360公里的交通线唱响了发展的繁荣赞歌,也留下了英烈们的悲壮凯歌:

雀儿山工地,年仅25岁的张福林在爆破过程中不幸被巨石砸中。牺牲前,坚决不让医护人员打针抢救的他说道,我不行了,要为祖国节省一支药。

可可西里,海拔高、气压低、瘴气重,工兵第二团战士乔振武在睡梦中突发急症,抢救无效牺牲,永远驻守在青藏公路。

……

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两路”精神,与时代交融,与日月同辉。

1967年8月,某汽车团副教导员李显文等10名官兵在执行任务时,突遇特大山崩,英勇献身。2003年8月,为解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的难题,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生导师胡长顺第11次进藏考察调研,却遭遇车祸遇难,长眠于青藏公路……

一首团结奋进的时代颂歌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20世纪60年代,一首《洗衣歌》唱出了藏汉同胞的深厚情谊。

在筑路的过程中,川、青、藏省区群众积极参与。来自四川甘孜州的6000头牦牛成为第一批支援物资,17000名藏族同胞为川藏公路建设挥洒了青春与热血。

“路修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藏汉一家紧密团结的故事,始终在传唱。

辛苦耕耘,平凡人成就伟业;接续奋斗,新起点再创辉煌。

60多年来,藏汉人民发扬“两路”精神,为打通进出西藏的道路不懈奋斗:新藏、滇藏公路进一步加强交通联系,青藏铁路结束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贡嘎国际机场为进藏空中运输保驾护航……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两路”精神的激励下,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将迈上新的台阶,雪域高原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踏上新的征程!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