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发展


□杨 羽

南京通过政府主导、制度引领、通存通兑、信息智能、典型引领等措施,建成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青岛专门制定“时间银行”实施方案,明确相关标准及管理制度;今年3月起施行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提出,“探索建立互助性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多地在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新模式上迈出坚实步伐。

“时间银行”模式将“时间”与“公益”挂钩,倡导社区成员利用闲散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人,并把付出的时间以一定形式存储起来,提供帮助者有需要时可从中支取“已存储时间”。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的“时间银行”模式,不仅是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补充力量,也为发展互助性养老探索出新路子。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模式的推广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从短期看,“时间银行”规模小、网点少、异地“存取”难,换算标准尚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从长远看,如何避免代际折损导致未来支取风险增大,确保平台的安全性、持续性等问题都需要提前考量。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必经之路。及时总结试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加强制度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养老事业行稳致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