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德斌 董琳玉)“举旗帜、聚民心,育产业、促振兴,新时代写好‘乡村振兴’的答卷,关键还要靠党!”昨日,谈起探索党建联盟助推产业发展新模式,浉河区吴家店镇党委书记卓东波表示。
近年来,该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党建+产业联盟”,推动“组织振兴”引领“产业振兴”。
新定位,构建产业格局。该镇结合实际打造确立“淮岸水乡”“浉河粮仓”“特色茶乡”和“观光走廊”四张金色名片,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围绕“四张名片”,将同一产业的企业联合在一起,成立蔬菜、粮食、特色茶叶和全域旅游四个“产业联盟”。
新作为,壮大主导产业。该镇作为浉河“粮仓”,围绕“种、加、销”全产业链,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优势。在种植上,依托信阳市兴隆合作社,调整市场需要的优质品种,推进“籼改粳”,目前种植面积2万多亩;依托信阳农益农业合作社,推广老品种水稻种植与保护工作,目前发展了12个老品种。在加工上,依托南街米厂,加工大米颗粒饱满、品相好、质量高。在销售上,联合各企业在大中城市和本地的销售网络,实现销路共享。
新平台,促进产业循环。为实现良性互动,该镇建立了微信群等即时信息平台,在全镇范围内协调产业发展资源。如今邓楼村花海景点吸引打卡10余万人,同步搭建果蔬展销平台,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新特色,集聚产业优势。该镇通过整合信阳祥云茶叶公司的“正山堂信阳红”茶、七龙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嬉龙”品牌茶、十八口茶叶有限公司的“十八口·信阳红”等现有品牌,并依托国优茶树良种“信阳10号”,创建良种繁育基地。
新力量,培育振兴主力。通过“三培养”工程,该镇培养出陈友文、余庭贵等一大批“带富书记”“创业书记”,为乡村振兴培育了“主力部队”。
党建、产业联盟为该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提供了强劲支撑。“双联盟”的建立,夯实了基层堡垒。红色联盟的19个单位负责人中有5名党组织书记和1名支部委员。壮大了企业发展。产业联盟中3家企业获得“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称号,1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河南省省级示范社”称号。带动了群众增收。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让群众在“真金白银”的获得感中,真切感悟到跟党走、能致富、听党话、感党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