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长竹园乡:村村户户种油茶


□本报记者 尹 斌 通讯员 崔云霄

“叶书记,上次你们纪委干部来俺们这里走访了解油茶厂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这间隔的还不到半个月时间,没想到前两天俺们就看到了效果!”这是11月5日记者在商城县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采访时,企业负责人丁大国对该乡纪委书记说的一段话。

长竹园乡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全乡16个村,村村有油茶、户户种油茶。因此,长竹园人因油茶而脱贫、因油茶而致富、因油茶而幸福。

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后,为强力推进“两茶一菜”四化工程,该乡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以全域旅游和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立足“中原油茶第一乡”优势,派出干部深入油茶主产区,针对油茶管理粗放、单产低等问题,充分运用低改技术远程教育、邀请专业技术人才现身说法、开展油茶技术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通过把低改过的和未低改过的进行对比,逐步加快油茶由粗放型向精细化、高质量型发展。据悉,该乡通过举办首届油茶花节,全乡新增油茶3000亩,仅油茶产值就达2亿元。

在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该乡纪委负责人与企业负责人谈起了油茶项目。“老丁,关于你反映的油茶培育种植技术、惠农扶持政策、延伸产业链条等问题,经乡党委研究,已经形成了工作调研报告,并转交到了县乡有关职能部门,这些问题马上就会解决”。“前两天市县来了那么多领导和油茶种植方面的专家现场教学,不仅让俺们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而且还带来了油茶低改项目,这不都是你们帮俺们协调、呼吁的结果吗?太感谢了!”

油茶产业是该乡的致富产业、希望产业。目前,该乡党委、政府正以此次开展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为企业和群众当好“店小二”“服务员”角色,通过宣传教育企业和群众牢固树立“保护生态、转化生态、利用生态”的绿色生态理念,把12万亩传统油茶园打造成真正的“中原油茶第一乡”,叫响长园油茶品牌,让长园油茶走出大山,为实现老区“两个更好”增辉添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