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于文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建立,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方案重点围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的损失浪费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
——生产环节。方案提出,加快选育节种宜机品种,推广应用精量播种机械和关键技术;推进粮食精细收获,制定修订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导规范,提升应急抢种抢收装备和应急服务供给能力,提高机手规范操作能力,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
——储存环节。方案提出,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鼓励产粮大县推进环保烘干设施应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农户储粮装具选型及示范应用;鼓励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升级修缮老旧仓房等。
——运输环节。方案明确,建设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健全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散粮运输服务体系。
——加工环节。方案明确,要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如制定修订口粮、食用油加工标准;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有效利用粮油加工副产物生产食用产品、功能物质及工业制品。
——餐饮消费环节。方案从餐饮行业、单位食堂、公务活动、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不同环节不同主体分别进行制度规范约束、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开展消费理念引导,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为确保节粮减损落到实处,方案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执行监管等协同发力,确保节粮减损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将节粮减损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持党政同责。各牵头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提出年度节粮减损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
——完善制度标准。强化依法管粮节粮,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构建符合节粮减损要求、促进粮食节约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加强监督管理。研究建立减少粮食损耗浪费的成效评估、通报、奖惩制度。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