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


□游炎灿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但仅靠教育引导是不够的,还要有制度规范、政策保障。只有以法律政策承载价值理念和道德要求,核心价值观建设才有可靠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坚持德法相济、协同发力,重视发挥法律政策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发挥法律政策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体现鲜明价值导向,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贯穿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用法律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持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使法律法规更好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公平正义。注重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推动文明行为、社会诚信、见义勇为、尊崇英雄、志愿服务、勤劳节俭、孝亲敬老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定期清理机制,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相适应的,依照法定程序及时进行修改和废止。完善党内法规,构建起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规范和纪律要求,做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充分展现共产党人高尚思想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

完善规章制度。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推动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保障。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加快建立健全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严禁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激励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大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力度。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乡居民自治和人们生产生活规章制度中,努力实现全覆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

完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与群众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影响更切实、更直接、更广泛。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政策措施,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制定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出台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注重政策目标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引导人们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依法惩处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的违法行为,大力整治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现象,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好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善于把握引导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融法、理、情于一体,引导和支持人们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把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评先和精神文明单位评比中,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使规范社会治理的过程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推动形成有效传导社会主流价值的政策体系,实现公共政策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良性互动。

(据《福建日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