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淮滨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郑润轩:用守护诠释大爱


□朱丝语

“如果没有丈夫的不离不弃,我可能早已被困难打倒,这一生多亏了有个知心的爱人,能遇到他是我最大的幸运。世间并无大事,其实幸福很简单,能平安健康的生活就是恩赐。”昨日,说到动情之处,妻子简洪珍双眼浸满了泪水。

今年54岁的郑润轩,是淮滨县赵集镇郑寨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7年前,郑润轩结识了妻子简洪珍,不久两人迈入了婚姻殿堂。灾难突至,妻子简洪珍身患一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这对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到了郑润轩的身上。

自1997年以来,郑润轩一直照顾身患疾病的妻子、年迈的母亲和4个子女,他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儿子”“丈夫”“父亲”三个身份的担当,他用责任与使命书写着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坚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演绎着人间最美的真情。

每天干活回到家后,郑润轩都细心照顾着妻子、母亲,为她们变着法增加营养。因母亲和妻子吃饭口味不同,每天他都要多做三次饭,每一顿都要为母亲和妻子各做一次,直到她们吃好为止。郑润轩坚持每天为妻子换衣服、擦洗身子,每次大小便之后都及时清洗,妻子晚上有时还会闹腾不睡觉,他不顾疲惫哄着她,几年来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农忙时节,郑润轩便蹬着三轮车带着妻子一起到农田里,边干活边照看不能自理的妻子。同时,郑润轩还亲自为母亲煎药汤,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尝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每天晚上,郑润轩总是守护在母亲的床前,看到母亲睡着后,心里才踏实。

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爱的坚守,让郑润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他额角的皱纹写满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坦然而淡定地接受这一切。每次听到别人对他的赞扬,郑润轩总是说:“亲人之间这都是应该的,如果换了我有病,母亲和妻子也会这样照顾我。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虽然累但家人能彼此陪伴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很满足。”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渐渐懂事,也想方设法减轻父亲的负担,学会带妈妈、奶奶上厕所、洗衣服等。

近几年,孩子们能分担家务后,料理家务、照顾妻子和母亲及孩子的同时,勤劳的郑润轩又靠开荒地种植了30亩小麦、花生、芝麻等作物来维持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同时,他还借助脱贫攻坚好政策,兼顾村级卫生保洁工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人间大爱,就这样在一位普通农民身上完美地呈现出来,不论疾病还是苦难,不离不弃,一直相伴相守,没有风花雪月,却是人世间至深之爱。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