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淮滨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扛稳主体责任 塑造文明乡风


董竹园村蝶变发展见真功

本报讯(董春光 符 浩)“这是一块沉甸甸的奖牌,而奖牌背后凝结着心血,董竹园村形象值万金。”日前,淮滨县新里镇董竹园村党支部书记陈锦华在“淮滨县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会”上领取“无访村”建设目标奖牌后表示。

该村位于新里镇西南部,全村6个村民组,人口256户1259人。2018年、2019年、2020年已连续三年评为“无访村”。2017年以前,该村是信访矛盾突出涣散村,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在换届以前,该村“两委”干部不仅人员配备不齐而且干部内部矛盾突出,工作形不成合力。经过镇党委、镇政府多方考察研判,征询该村广大党员群众意见,2018年换届时,成功选出了以村贤陈锦华为代表的村“两委”班子。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所有力量朝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积极探索信访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会商化解,使多年的信访矛盾有效化解,难干的工作变得容易。今年新一届的村“两委”换届中,除新补充了一名年轻干部外,其余上届村“两委”干部均高票当选。

“如果我们乡、村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群众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自然就上级跑,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问题,小事变成了大事。所以我们村定了一个规矩,群众诉求反映的任何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村内解决不了需要镇里部门配合解决的,村干部必须陪同到镇里协同解决,镇里解决不了需要县有关部门解决的,由我亲自带着群众去处理。”该村镇派第一书记方金志介绍。

处治有方是核心。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该村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处治方案:即访民情,每个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都要到各家各户走访,拉家常、访民情,发现问题苗头提前化解处置到位;快反应,问题矛盾发生后,立即召开村“两委”会会商研判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解决问题,确保矛盾不进一步激化;陪同办,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由乡村干部陪同群众去沟通办理,防止正常的政策办理问题变成了信访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关怀和温度。通过这套处治方案,彻底化解了该村十几户连片老宅建房手续办理、离异改嫁女子患绝症后回村寻求前夫及子女收留、邻里土地纠纷等十几起信访矛盾隐患。

文明培育是根本。一个村是否能够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归根结底是由村子的文明建设程度决定的。为了培育文明新风,提升村民素质,该村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持续开展党的政策大宣讲、星级文明户认领、光荣榜评选、移风易俗进家门等多项文明培育活动。村民素质的提升、乡风文明的培育,反过来无形中助推着矛盾点的溶解,营造了和谐氛围。

“董竹园村的蝶变发展为我们乡村治理提供了优秀范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学习董竹园蝶变经验,扛稳抓实主体责任,塑造文明乡风,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事事真解决。”该镇党委书记吴帆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