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明波 李 潮)新一轮“院县共建”项目实施以来,河南省农科院与罗山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罗山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农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不断丰富合作共建内容和形式取得了一大批共建成果,形成了“院县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罗山模式”。
产业提升助力乡村振兴。该县创建绿色优质高效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扶持企业开展订单生产,打造优质稻米品牌。全年累计新建水稻、紫云英、花生等不同类型的示范基地62个,示范面积1万亩。全县优质稻生产面积达到70万亩,罗山“三坡”花生已进入“好品罗山”八珍之列,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该县结合当地重点项目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需要,以农旅融合为切入点,在沿线发展景观农业。目前,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优质稻示范基地稻田画已成为游客网红打卡地,实现旅游产业与优质水稻产业双丰收。
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该县从省农科院分别引进了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绿肥、园艺等6个专家服务团,先后有26名专家到罗山工作,服务38家新型经营主体,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3个,新技术8项亩;新建何家冲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河南省农科院院县共建何家冲专家服务站1个,培育优质稻米品牌加工企业1家;每年举办各类大型现场观摩活动6次,技术培训指导20场次以上,累计培养技术能手(新型职业农民)100多人,受训农民2000人次以上,为罗山县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