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最早的中秋记忆,是一群孩子和大人,坐在大门口的条石台阶上,听老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孩子们都一个个瞪大眼睛,看月亮上边哪个是砍不倒的桂树,哪个是捣药的玉兔。这时又有某个妈妈唱起儿歌:“月婆婆,筛锣锣,炒豆吃,没柴火,拾去吧,怕扎脚,偷去吧,怕狗咬……”
第一次吃月饼,是在10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从生产队回来,带回一块月饼,说是队里发的,但每户只给一块。有的人当场就吃了,父亲想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就把月饼带了回来。一块月饼,切成几小块,全家人每人一块。放在嘴里,还不够一口。但那滋味,可是美妙极了。
第二年中秋节,父亲准备了面粉、红糖、食油和豆馅,要给我们做月饼。那时候,这些东西都是稀缺物资。只见父亲用油和好面,用糖拌好馅,把馅包在面皮里,然后再用一个木制的磨具一压,就做成了一块块月饼。下一道工序,就是放在铁锅里烤。烤一会儿,翻一下;再烤一会儿,再翻一下。大约20分钟,月饼就熟了。虽然没有烘炉烤出的那种颜色,但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一点儿也不差。
上学以后,学习“秋”字,左边一个禾木,右边一个火。我问老师:“这个‘秋’字里边,怎么还有一个火?是要把庄稼烧掉吗?”同学们都笑了。老师说:“秋中的火,是烧荒之意。不仅烧掉没用的秸秆,还要烧掉蝗虫。”老师还说,甲骨文中的“秋”字,就像一只蟋蟀或蝗虫。
初中毕业,在村里劳动。我们当地有个风俗,定了亲的青年男女,中秋节的时候,都要到对方家里过节。我们生产队的一个姑娘,去未来婆家过节。回来后,大家问她吃得怎么样,她说:“我就吃了七块肉。”旁边人笑她:“七块还少啊?差不多半斤了!”那时候,半年吃不上一次肉。即便是姑娘,也忍不住。
参加工作后,每年中秋节的一件大事,就是给父母买月饼。有一次,我跟食品厂的一位熟人打招呼,让他帮我买一盒月饼。他说:“最好你自己来盯着,要不一抢就没了。”到那儿一看,果然如此。一大群人排着队,月饼刚一出炉,就被人抢走。
改革开放后,月饼品种逐渐多了起来。有一年中秋,我买了几种风味独特又包装精致的月饼,送到老家让父母品尝。没想到,两位老人舍不得吃,摆在家里的大板柜上,谁来了让谁看:“瞧!现在城里的月饼,都穿上衣服了,多金贵呀!”
前年中秋,看过圆月,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到月球上买房,不仅没有限购,而且价格便宜。一开始,我想买套四百平方米的,而听说邻居买了一套八百平方米的,于是脑袋一热:咱买一千平方米!有个叫智叟的老头问我:“你怎样到月球上去?”我说:“像嫦娥一样,飞上去呗!”
那一年,也是这样一个中秋,也是这样一轮明月,时任密州知州的苏东坡,想起了弟弟苏辙,想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遂在“欢饮达旦”之后,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梦到了“天上宫阙”和“琼楼玉宇”,也欲“乘风归去”,但又害怕“高处不胜寒”。只得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按照今天的观点,苏东坡的人生态度,似乎有些过于消沉。人活着,就得有追求。即便“不胜寒”,即便“古难全”,也得奋力抗争,迎接挑战。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