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凯
如今,“黑烟土灶台,烟熏火燎烧草柴”传统做饭方式,在淮滨县栏杆街道王湾村成为历史。该村全部农户改变了烧柴做饭的习惯,用沼气做饭成为首选。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王湾村以沼气为纽带,沼畜结合,综合利用,沼气照明做饭,沼液、沼渣浇果树,发展有机循环农业。“自从家里的废柴烂草、人畜粪便进了沼气池,不仅院子比以前干净了,而且烧水做饭也不烟熏火燎了。”
“用沼气还能省钱!”王湾村村民还仔细算了一笔账:过去烧水做饭用煤气,基本两月用一罐,每罐七八十元,使用沼气一年能节省400多元;照明使用沼气灯,一年能节省100多度电;一个沼气池一年能产生4立方米沼渣、沼液,可浇一亩地,又能节省200多元的肥料钱。
据了解,一座容积为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满足一个5口之家一日三餐和照明的需要,年可节约生活用煤800多公斤,节电100多度,还可提供1500公斤沼渣和8000公斤沼液。
“沼气池方便、卫生,建得好,应该建。”在王湾村,尝到甜头的农民普遍这样认为。
“过去农村脏乱差,自从家里建起了沼气池,生活垃圾全流进沼气池,院子里几乎看不到蚊蝇。”栏杆街道驻王湾村第一书记王中莉说,由于粪便、秸秆等废料都得到了收集利用,过去农家庭院因为搞养殖而出现的环境脏、乱、差现象也随之改变了,随意乱丢垃圾的现象变少了,现在村庄环境也因此变得更干净、整洁了。
王湾村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鼓励群众使用沼气,政府“以奖代补”的方式,为农户建设沼气池,实施标准化改厕,拆除所有旱厕和房前屋后简易厕所,全村所有农户均建有标准化水冲式厕所,厕所与沼气池相连,生活中的剩饭剩菜及烂菜叶也可投放到沼气池,变废为宝。产生的沼气提供清洁生活能源,沼渣、沼液为生态蔬菜输送优质有机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了全村环境卫生提升和循环经济发展。
“沼气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发展了农业循环经济,给农村带来了很大变化。通过农村沼气建设,使以往视为垃圾的畜禽粪便等转化成清洁、环保的沼气能源和高效的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实现了农村优质能源的利用。”栏杆街道党工委书记马键如是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