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邻里互助传温情


□本报记者 殷 英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居住方式的变迁,邻里关系被逐渐淡化。“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理睬”,是相当一部分人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然而,昨日,记者向身边人提出“你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吗”这个问题时,听到的却是一段段饱含温暖与感动的邻里互帮互助故事。

“谁没个头疼脑热?谁家不会遇上点难事?比起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能及时伸出援手的,往往还是邻居。”一次半夜三更向邻居求助的经历,让从商城县伏山乡来市里打工的孙波改变了对“城里人”的看法。

“以前觉得自己是从山沟里出来的,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很少跟邻居们说话。”孙波说,2017年3月,他和妻子在羊山新区新二十二街摆了一个小吃摊儿,虽然在信合小区租房好长时间了,但是跟邻居几乎没有交流。

2017年7月下旬的一天,孙波的儿子半夜高烧不退,因为找不到车送孩子上医院,孙波在隔壁邻居家门口徘徊了好几圈,看到妻子急得眼泪直流,才鼓足勇气敲响了邻居家的门。“真没想到,邻居大哥二话没说,穿上衣服,拿上钥匙开车就把孩子送到医院了。”经聊天得知,邻居大哥姓王,在一家装修公司上班。

正是那一次的经历,让两家人熟络起来。此后,孙波经常带孩子去串门,谁家炒了好菜,一准给对方端去一盘;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只要吱一声对方立马过来,连两家的孩子都成了好朋友。

家住羊山新区新都华城小区90后小夫妻刘文辉和李莉,也有着与孙波类似的经历。

“人都说‘邻居好,赛金宝’,要我说,有个好邻居,关键时刻准能帮你一把。”刘文辉告诉记者,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李莉去买菜,他在家照看8个月大的女儿,顺便修理门锁。没想到一不小心,把门从外面给锁上了。女儿在里面“哇哇”大哭,他却既没带钥匙,又没带手机。怎么办?

正急得团团转时,一个平常几乎连招呼都没打过的邻居阿姨瞧见了,问明缘由,直接掏出自己的手机递过来。10分钟后,接到电话的李莉赶回去开了门。“我俩搂着满面泪痕的女儿,还被邻居阿姨责备了几句,但心里却是暖的。”昨日,回想当时的情景,刘文辉感慨万千。从那以后,刘文辉在小区里碰到大爷大妈提重物就会上前搭把手,见到邻居总是主动打招呼,谁家有了难事他也会热心帮忙……他相信,邻里之间,种下一份友善,收获的将是更多的美好与温暖。

记者感言

千金难买好邻居

□殷 英

中国人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质朴的乡村,邻居都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犹记得儿时,邻里之间有事没事喊一声,有活一起干,有好吃的你一碗我一碗,彼此之间就如亲人般亲密,生活和谐而有趣味。然而,如今很多搬进了高楼大厦中的人们住在同一层楼,平时却很少打招呼,甚至连住在对门的邻居也不认识。曾有新闻报道,小偷入室作案,住户由于不认识邻居,还以为是对方在搬家。这样的新闻让人看后心惊。还有新闻报道,一些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才被发现。假如邻里之间互相走动,有个照应,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好邻居的宝贵,在于热心肠、责任心,在没有任何利益牵扯的情况下展现善良。不只是本文的主人公,相信不少读者心中都珍藏着一份邻居带给自己的温暖与感动。那危急时刻的援手,那多年如一日的关照,甚至那不期而至的家常美味,虽然微小、平凡,却足以触碰我们心灵中那柔软的部分,让我们感念生活的美好。

好邻居不仅给人带来切实帮助,给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作为邻里,隔着一堵墙是两家人,但拆了心里的墙,就能成为一家人。让我们守望相助,成为彼此的好邻居,共同见证岁月的变迁、生活的美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