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虎
近日,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以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整治力度,数百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交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罚。这一守护“斑马线”的做法受到广泛关注,也引起人们对相关话题的讨论。
守护“斑马线”的安全与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北京之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采取措施强化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则,促进交通文明和城市整体文明提升。
“斑马线”上的文明礼让是双向的。如何使机动车和行人各方之间更加相互尊重,同时共同尊重“斑马线”,都来维护交通安全与文明,才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如果不同的交通参与者“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共识,没有实际有效的行动,“斑马线”上的文明就无法实现,甚至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同时也要认识到,倡导车辆礼让行人,并不意味着降低对行人的要求,遵守交通法是共同的底线,也是红线。况且,有些机动车驾驶员与行人之间会转换身份,双方之间应该多些理解与关爱。
对于交通管理者而言,还需采取技术手段与更多措施,既要用好“法”,也要用好“礼”;既要有法律约束,也要有文明引导。比如,在驾驶证申领考试中应强化礼让行人、文明驾驶的内容,并通过明确而严格的法规使“车让人”成为机动车驾驶员行为标准。而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潜移默化,久久为功。唯有如此,“车让人”与“人让车”才能良性互动,促进交通秩序更加文明、和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