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种出酵素“良心米”
□本报记者 许晓悦 马迎春 文/图
在息县路口乡弯柳树村,有一片特别的稻田。这片稻田间的小路旁不仅有花、有草、有果木,而且还立着一些白色的大桶。这些桶里装的不是水,而是发酵好的酵素。这片稻田就是息县远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玲辛勤耕作5年的地方。
王春玲与爱人原在息县县城经营肉类批发生意,生意红火,空闲时还经常跟着县里的旗袍队到处演出,日子过得好不自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见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事件,她的内心却越来越不安宁。2016年3月的一天,王春玲跟随所在的旗袍队来到弯柳树村演出,偶然听了弯柳树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瑞讲的传统文化课。这节传统文化课让她深受感染,也因此萌发了种酵素大米,做生态农业的想法。
“有文化的地方一定是有魂的地方!”王春玲坚信这一点。
2016年5月,本可以享受安逸生活的王春玲,脱掉了精美的旗袍与华丽的高跟鞋,选择在弯柳树村流转土地300亩,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粮食安全从土地开始。王春玲秉承“修好心田,种好良田”的理念,坚持不给土壤施化肥、农药、除草剂,而是用酵素代替。
对于多数人而言,腐烂的水果、废弃的蔬菜叶都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但这些“垃圾”在王春玲的眼中却是宝贝。“垃圾”经过糖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只需3个月,就可变成环保实用的酵素。
环保酵素代替化肥农药,净化土壤、修复耕地,用古朴的农耕方式耕作,种植出更高品质的放心粮。这,便是王春玲从事有机农业5年多来一直坚持的目标。
第一年,由于坚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酵素香米的亩产量很低,只有100多斤。
第二年,有了第一年打下的基础,亩产量有所上升。
2019年,在北京雁栖湖企业家论坛上,该公司生产的酵素大米凭借“软、糯、香、醇”回味甘甜、高品质、无污染、健康等亮点,得到了与会企业家的认同,一周的销售额超过100万元,获得极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5年来,王春玲也经历了很多困难与挑战,有无数次想要放弃。2020年,她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
“那段日子,每当我难过的时候都会在这片稻田里逛逛。”说起那段往事,王春玲仍然眼含泪光,“也许是经历了生死别离,我更加坚定了要做‘良心米’的决心,感觉已经没有什么能打倒我了。”
经过5年多的反复实践,酵素大米从亩产100多斤到亩产600多斤,园区自然生态也得以恢复,稻田里的野鸭已有200余只。
今年,弯柳树村委会出资3万元购买了一批酵素桶,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在王春玲的带动下,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实行“七个统一”规范管理,全村有200多户农户加入种酵素大米的行列。
“为了制作足够的环保酵素,今年3月到4月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用从农贸市场拉回来的90多吨废弃果蔬垃圾,制作了农用酵素液270吨、固态酵素肥90吨。”王春玲自豪地说,“不但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农业的有效循环,而且还解决了政府‘最头疼’的垃圾清运问题。”
“她是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提起王春玲,弯柳树村驻村第一书记宋瑞话语间总是充满赞扬,“她所做的事情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利国利民,不愧为新时代的新农人。”
稻田入眼碧绿,微风吹来,稻子就像海浪一样一起一伏。“每每看着这片稻子,我都满心欢喜。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站在稻田边,王春玲看着远方的碧绿,微笑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会背着米北上南下,把息县的米带出去、卖出去,让息米飘香大江南北!”
刘正礼:粮食生产排头兵
□本报记者 马迎春
昨日,在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刘正礼和儿子刘义超起了个大早,开始对今年头茬收割的100多亩再生稻谷进行烘干、加工。“新收割的稻谷烘干后加工成优质大米,打包后直接发货到县里西亚超市。”刘正礼告诉记者。
刘正礼是光山县种粮大户,也是信阳市第一批尝试种植再生稻的农民。他先后被授予“河南明星农机大户”“河南省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信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种粮大户”“全国种粮大户”“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3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刘正礼带着外出淘金的收获,回到家乡。当看到村里荒芜的田地,他十分痛心,萌生了发展农业的想法。说干就干。当年,他就在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
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刘正礼又有了新的想法——种植再生稻。如今他种植再生稻已有7年。“目前,我家的水稻面积5000多亩,有1000多亩种上了再生稻,通过‘稻虾共作’的模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生产出绿色生态的有机香米。”刘正礼说。
“现在国家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种粮食不讲科学可不行。”刘正礼告诉记者,“市、县农技员经常来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种出健康的粮食。我们还与河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建立了联系,经常向他们‘取经’。”
在千亩稻田,记者看到,金灿灿的水稻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微风的吹拂下,整个稻田美不胜收!
关于“稻虾共作”的种植模式,刘正礼说,将小龙虾投放到稻田的水沟中,龙虾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促进水稻生长,实现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的绿色协调发展。
“种植再生稻一次插秧,两次收割。今年虽说雨水比较多,头茬亩产至少也有600公斤。二茬虽说产量低,可稻米价钱高,每亩也有上千元收益。”刘正礼看着稻田说道,“我们现在追求的是水稻的品质,主要想生产出更多的有机香米。”
记者了解到,在刘正礼的带动下,县里好几个种粮大户种上了再生稻。可喜的是,今年该县建成了再生水稻种植基地35个,共种植再生水稻10.2万亩,现在全部喜获丰收,亩均比常规水稻增收600多元。
为了让光山更多农民种好粮,也让更多人吃到优质放心粮,2008年,刘正礼筹资2000多万元,办起了青龙河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现代化粮食烘干加工厂和万吨恒温粮库,注册了“正礼”粮食商标。
“我们通过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建立集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将粮食生产链条由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实现了粮食生产集约化经营,完成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型。”刘义超向记者介绍,“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机械74台(套),建有功能齐全的综合办公场所和占地10亩的现代化育秧工厂,粮食仓储、加工设备较为完善,固定资产600多万元,以粮食为主的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青龙河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优质水稻板块基地建设,在罗陈、北向店等乡的8个行政村建成万亩区域化、标准化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工厂农业、科技农业,通过工厂化运作,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轻简化无公害种植,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提高了粮食发展水平,夯实了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我将继续把生产基地建好,把大米品牌做响,带动更多的村民通过种植有机稻米走上致富路!”采访最后,刘正礼充满信心地说。
陈凯:打好“绿色生态”牌
□本报记者 马迎春 实习生 张可为 文/图
“2020年,我们农场的稻米获得‘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金奖’,这让我十分欣慰,十几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再加强品牌宣传推广,一定能带动周边乡亲共同致富!”昨日,在罗山县丽水街道陈湾村,罗山县金禾农场负责人陈凯站在自家几百亩稻田前,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1976年出生的陈凯以前是一名银行职员。作为退伍军人的他喜欢看央视军事与农业频道,当在电视上看到外国农业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时,他深有感触,反观罗山县农业现状,他萌生了辞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想法。
说干就干。2009年,他通过多方选址,决定在陈湾村开始自己的农业生产。经过10多年的摸索,如今,他的农场已发展到1000多亩的规模。
“吃上健康大米是大家的共同追求。这十年中,我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种出健康、绿色的大米。后来通过多方学习、调研,我了解到通过稻虾共养、稻渔共养等模式,可以种出原生态的大米。于是,我们沿着这个方向探索。如今,我们已有了很成熟的种植经验,始终严格恪守‘绿色生态’的种植理念,在打造品牌化大米上下苦功夫。”陈凯如是说。
战友周瑜以前在外打工,得知陈凯辞职致力于绿色农业后,就毅然回乡加入他的行列。“我主要被陈凯的执着和热情所打动,回来后,我切实感受到这是一个好产业,既带动了村民致富,同时又能让大家吃到优质、健康的大米。”周瑜告诉记者。
“在发展绿色农业的10多年,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大的困难?有没有想过放弃?”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告诉记者,“由于前期资金不足,加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损失比较大。有好几次,确实很困难,都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我也越挫越勇,更加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念。我要将虾稻米的品牌打响,将生态农业实践下去。”
陈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升华告诉记者,“陈凯不畏艰难,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的事迹在村民中广为传颂。他的农场不仅吸纳了很多脱贫户就业,同时还带动了其他村民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走上致富路。”
脱贫户刘金刚就是在陈凯的带动下走上发展绿色农业之路的。他告诉记者,“陈总那里有成熟的种植经验,我们经常向他请教,他也乐意向我们传授经验。优质稻米的售价高,现在我们比往年的收入高太多了。”
今年1月份,罗山县“好品罗山”区域公共品牌运营中心揭牌,主要围绕标准化农业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品牌,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创建培育试点,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品牌体系,创建乡村振兴“罗山模式”。
“建立我们罗山自己的区域品牌,一定能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采访最后,陈凯说道:“我们也要趁着这次品牌建设机会,扩大稻米的种植规模,为叫响‘罗山品牌’助力增辉,争取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罗山的原生态大米。”
张建松:稻田放飞“有机”梦
□本报记者 马迎春 实习生 张可为 文/图
“这是200多亩稻田,共有2000多只鸭子,让它们在水稻田里游弋觅食,捕捉害虫……8月底将它们赶出稻田,通过这种‘稻鸭共生’种植模式,不施农药和化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昨日,在潢川县魏岗乡余店村川香家庭农场有机稻种植基地,该农场负责人张建松指着远处的稻田告诉记者。
张建松以前是当地大米加工厂负责人,由于长年致力于大米加工,他深知粮食安全问题堪忧,于是就有了种植有机水稻的想法。在多次走访学习、调研中,他接触了“稻鸭共生”的种植模式。2010年,他流转村里200余亩土地,种起了有机水稻。
张建松的妻子邬秀荣说:“以前做大米加工时,我们的生活十分富裕,他也很悠闲。自从种了有机水稻,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差,他整天在田间地头忙碌,每天都很辛苦。我们经常劝他放弃做有机农业,但他是个‘倔脾气’的人,认准的事谁也阻止不了!”
对于此,张建松告诉记者,“我觉得粮食安全重于天。在做有机农业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吃苦、不赚钱的心理准备。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我知道我在做一件值得的事、有意义的事!”
在川香家庭农场有机稻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碧绿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美丽,远处除草的村民时而传来爽朗的笑声。
“我现在全身心都扑在了这片土地上,育种、栽种、锄草、施肥、收割,样样精通。为了不施除草剂,改良土壤,我每年请人工拔稗草的费用高达数万元。每一季稻子需要3轮除草,目前是第二轮除草期,每天有数十人过来,他们的工资是每人每天100元左右。”张建松介绍。
“有机水稻生产成本很高,张建松不放过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切实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是天然、健康、绿色、环保的。他最喜欢说的就是不能为了追求产量、追求利润而忘了‘种植健康水稻’的初衷。”邬秀荣说道。
从2012年起,在省市绿肥专家的指导下,张建松的有机稻种植基地选择优良品种的紫云英和苕子种植,春季翻压入田当绿肥,确保水稻生长营养;采用人工除草、太阳能杀虫灯等方式,不施农药化肥,土壤活力日渐增强,稻米品质明显提高,有机稻的亩产量也从200斤增长到700多斤。
近年来,在农业技术专家的建议下,张建松还实行稻鸭共养模式。鸭子放养在稻田里可吃虫、草,鸭粪也能肥田,为生产出优质有机稻米新增一重保险,并达到一分地两分收入的效果。这种方式养出的稻田鸭,肉质细嫩,汤白味香,去年出栏的2000只鸭子,平均每只100元,迅速售卖一空。
“这稻子打出来的米晶莹剔透、香糯可口,就是不爱吃米饭的人也能吃两碗!”张建松指着稻田笑呵呵地说。
“种了这么多年有机水稻,付出了太多,回报太少。很多人不认可这种稻米,认为价钱偏贵,有时候销售难度比较大,但我还是执意要做下去。为了获取资金更好地种植有机水稻,我还做了很多其他产业,比如养牛发展循环农业、发展大米加工业等,只为了‘造血’,更好地为有机水稻的种植‘输血’。”张建松告诉记者。
2011年10月,张建松成立了豫川粮业有限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碾米、色选、包装、稻壳压缩等设备,目前有日加工220吨的精米加工生产线一条。公司主要产品有各种糯米、籼米、粳米、香米系列,已成为行业内名优产品。
如今,经张建松改良过的土壤,有机质已经接近3%,成为豫南既干净又肥沃的一片土壤。
“种好有机水稻,这是我的梦想!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将有机水稻种植下去,如果可以,我将扩大规模。我还将做好品牌宣传,将自己的有机大米结合潢川的历史文化一起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潢川健康大米,了解潢川文化!”采访最后,张建松言语铿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