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瑜珊
今年的雨好像特别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新县郭家河乡天台山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已是耄耋之年的张爱华正缓慢地走着,她要去瞧瞧红军洞,去看看晏春山烈士跳崖纪念地,担心这些地方被山洪冲坏、风化倒塌。57年来,她一直坚持做着这件事。
蒙蒙细雨中,张爱华的耳边仿佛又响起老首长刘名榜那殷殷的嘱托:“这里有你父辈的足迹,是烈士们安息的地方,也是历史的见证,你要保护好!”那时候,她还青春年少,一转眼已是白发苍苍。那时候,她重重地一点头,便成了一生的坚守。她说,“刘名榜书记的嘱托就是党的嘱托,是党和红军养育了我,我要用一生来守护革命遗址,只要还能动,我就会坚守下去!”
苦孩子报党恩
革命战争年代,张爱华的父亲是红四军的一名旗手,母亲是刘名榜游击队的一员。1947年,因父母参加革命均不在身边,年仅6岁的张爱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扔进了河里,被人救起后昏厥,一直高烧不退。“我醒来的时候,已经在部队医院了,眼前都是戴着‘五星帽’的人。”回忆那种刻骨铭心的重生感觉,张爱华永世难忘。
新中国成立后,张爱华被送到学校读书,1961年被安排到陡山河乡小宋湾村教书,随后又调回郭家河乡湾店村王湾组,其间,她既当教师,又当村计生干部。“是党救了我的命,是党教会我做人,是党给了我一切……”张爱华始终这样认为。
1964年,时任河南省纪委书记刘名榜回到了郭家河乡。就是那次见面,张爱华毫不犹豫地应下了老首长的嘱托。从此,看护红军洞、晏春山烈士跳崖纪念地等革命遗址成了她此生最重要的事业。
“最开始,家里的人不理解,觉得耽误时间不说,一年到头也没有一点报酬,上山的路还危险。”但在张爱华的心里,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一段红色故事,一石一洞都留有革命先辈斗争的足迹。她是革命先辈的后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守护好这些革命遗址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1967年冬的一天,刚下过小雨,张爱华与往常一样巡山,山路湿滑,她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四壁陡峭的深水潭中,厚厚的棉衣立刻被冰冷的潭水浸湿,一两个小时后才被一位砍柴的邻居发现并救起。像这样的经历,张爱华遇到过很多次。
活一天守一天
1981年,新县文物局为张爱华颁发了一个“红本本”——义务文物保护员证。虽没有分毫报酬,但张爱华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上世纪90年代,有人偷偷拉着机械、物资进山,企图开采石头卖钱,被张爱华发现了,她立即上前劝阻。那些人却硬是在石头上钻炮孔、填炸药,张爱华不顾一切扑在炮眼上,斩钉截铁地说:“你们要炸石头就先炸死我!”偷采者见状只得撤出大山。
鸡公寨上巍然耸立着“晏春山烈士”“红军洞群”两块纪念碑,这是张爱华多次到县里找文物管理部门“化缘”来的。当年建这两块纪念碑时,有人趁机“行贿”张爱华,想以赞助建纪念碑的名义在山上修一条公路,方便采石。类似这样的“赞助”还有好几次,但都被张爱华严词拒绝了。“红军洞群”纪念碑立起来的那天,张爱华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道:“青枝绿叶一座山,无数石洞在里边,这是当年革命的重要地,住过英雄无数千,首长面交我看管,我黑发离去白发添,我坚守老前辈们在这里流过的血和汗,今年整整55年,今日政府把碑立,让英雄事迹代代传。”
寒来暑往57载,张爱华在上山的路上割草、垒石,草长深了她再割,石头被冲走了她再垒,一次又一次。57年来,张爱华制止了各种损坏革命文物遗址的行为有20多次。
传播红色火种
吴焕先的怀表、刘名榜的碗、何耀榜的酒壶……在守护革命遗址的同时,张爱华积极收集、整理革命先辈的物件和事迹,她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辈的故事,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多年来,她自己都数不清向文物部门交献了多少跟革命先辈有关的文物。
新县中小学校的很多孩子都特别喜欢张爱华,因为她会讲很多英雄的故事。“我要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历史文化的熏陶。”张爱华以实际行动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在整理革命先辈事迹的时候,不懂的地方,她会向县里研究党史的同志请教,然后再用自己朴素的语言组织成讲课稿。
如今,依托大别劲松刘名榜、“大别江姐”晏春山等革命先辈先烈事迹,新县在湾店村潘湾组打造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印记潘湾,还在村里建成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虽已是80岁高龄,但张爱华仍然坚守在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第一线。她经常带领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瞻仰红军洞、晏春山烈士跳崖纪念地。她还是中共新县英雄山党支部的党员,积极参与全县红色遗存调研和大别山精神研究,并多次赴省市作宣讲报告,免费为全县党员干部及外地游客讲解红色历史,义务授课400余场次、培养中青年红色讲解员和“小小讲解员”100余人。
57年过去了,岁月带走了张爱华的青春容颜,但带不走她守诺践诺的决心;57年来,时代发生着巨变,但那片青山上红军洞的革命故事,依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