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英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我们生活中,一些失信行为时有发生。电信诈骗、网络“悲情营销”“骗捐诈捐”,恶意欠薪、逃避债务、经济诈骗等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大家,认真甄别。
古镜今鉴,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诚信缺失的危害不言而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中华民族向来推崇“君子重然诺”的精神,历千年而不褪色。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个人诚信逐渐渗透到每个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市民诚信意识普遍增强。
笔者认为,社会的诚信,要先从个人的诚信做起。个人的诚信影响家庭、企业和社会。为此,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人的诚实守信品格放在首位,让诚信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人生的通行证、人品的试金石,让诚信成为文明新风尚。
同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惩戒力度,提高恶意逃债者的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头上的“金箍”越套越紧,让更多人感受到信用的力量。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持续的制度规范推动信用自觉,让“老赖”无处遁形,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网络虚假信息原形毕露。
笔者相信,当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最普遍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请大家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让诚信成为我们的一种行为准则、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