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晓军)日前,我市首个“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点”在固始县吴其濬故居挂牌。
吴其濬故居位于固始县城关中山大街老文化馆附近,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其濬(1789年-1847年),固始县人,清嘉庆二十二年状元,也是清代267年间河南省唯一的状元,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宦迹半天下”,从政之余完成了对大半个中国的科学考察,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总结,在植物学、药物学、矿冶学及水利学等方面都有建树,留下了大量的科学文化遗产。其惊世名作《植物名实图考》,把我国传统植物学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并对世界植物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9年4月,固始县检察院公益诉讼调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其濬故居正遭到破坏。公益诉讼检察官调查后发现,吴其濬故居正遭白蚁侵蚀,受损十分严重。一楼的柱子手一碰表层就会脱落,二楼的墙壁很多地方已被掏空,存在建筑物随时倾倒、坍塌的危险。
根据相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后,固始县文物局并入固始县文广旅局,因此,固始县文广旅局对吴其濬故居负有监督管理职责。
2019年4月20日,该院依法向固始县文广旅局送达了检察建议书,建议其认真履行吴其濬故居的保护管理职责,加大对白蚁防治力度,并对白蚁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
收到检察建议后,固始县文广旅局高度重视,立即联系白蚁防治方面专家,紧急制定灭蚁和修缮方案……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吴其濬故居修旧如旧,又焕发了生机。
“保护吴其濬故居,保护仅存不多的文物,每一个人都重任在肩。”固始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负责人说,在吴其濬故居设立全市首个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示范点,是固始县检察院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创新,旨在以司法保护协作机制,促进文物保护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共同保护文物、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提供司法保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