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6月28日,93岁高龄的叶连平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继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后,叶连平获得的又一殊荣。
三尺讲台,不变的坚守;倾心育人,一生的情怀。
叶连平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他坚守讲台40年,1990年退休后继续投身贫瘠乡村教育事业,坚持为学生义务补课。看到村里的孩子因学不好英语而厌学、许多留守儿童作业无人辅导时,2000年,他在家里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平日里辅导孩子们作业,周末集中给孩子们上英语课。20多年来,他从未落下一堂课,从未收过一分钱,免费给千余名留守儿童辅导英语,花光一生积蓄。
叶连平重教书,更重育人。2012年,他拿出2.1万元积蓄,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基金成立以来,在社会各方支持下,至今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0多个留守儿童。他自费组织夏令营,每年带着孩子们外出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此培育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涵育家国情怀。
叶连平生活极尽简朴,节衣缩食,却为留守孩子教育倾其所有。他至今仍住着30多年前的老平房,没有一件值钱东西。为了省钱,他不惜骑行7公里到镇上买菜,至今还穿着60年前的补丁棉衣。但他对辅导的孩子,不仅不收钱,稿纸、学习资料也是老人自己买的。有人私下里给他算了一笔账:多年来,他义务办学花在孩子们身上的钱,少说也有30万元。
叶连平心里装的全是孩子。一次半夜在家昏迷倒地,经诊断是脑出血加脑膜炎,手术后医生要求住院3个月,可他竟然在3天后偷偷离开,头上扎着绷带回到孩子们身边。几十年来,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模范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追求,用数十年坚守诠释着“行为世范”的内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叶连平说:“我希望我最后的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