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百义先生的散文集《岁月绵长》(河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大约是商城同乡的缘故,便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他笔下描写的景物和风土人情之中。山涧溪流中的小石桥、热闹的插秧场景、秋天田埂上的乌桕树、浓浓的年味儿……作者精准而优美的文字,仿佛带我回到了眷恋的故乡。
初读几篇,看到的是熟悉的家乡风物,再读下去,看到的是从岁月长河中走来的一位对高等学府充满笃定向往的文学爱好者。1977年处女作《女夯队》诗歌的发表,正式开启了作者的文学道路,但据作者自己介绍,他早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就怀揣着文学梦,一路追梦,不管遇见多少艰难坎坷,从未停息过。
好的散文,语言浅白而精当,情感真挚而节制。何以做到这些呢?无疑是源自作者对文字的敬畏之情以及真诚的创作态度。贾平凹在序言中写道:“我一直以为,散文篇幅短,非虚构故事,真情最重要,容不得半点作伪、轻佻、油滑。”周百义深知这一点。《岁月绵长》以二十二年乡村生活为基底,一直写到现在,其中,既有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走南到北,游历了不少名山大川,但回头来觉得还是大别山中的家乡亲”,也有坦陈亲人之间的拳拳之情——“有父母的年才是一个圆满的日子”,更有移居长江之滨的闲情雅趣和对大好河山的深情赞美,以及与文人墨客之间的书人书事。
都说散文是最个人化的一种文体和表达,在字里行间读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眼中的人、事和世界,更能看到一个鲜活的个体。俗话说,“以文识人”,我以为这里的“文”更多应该是指散文吧。
《岁月绵长》中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常常带有一种滤镜后的美感。实则作者在乡村的生活是艰苦的,有时甚至食不果腹,还受到某些不公平待遇,但在作者的文字中,大多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一方面,源自作者对自己的家乡爱得深沉,原本出身于当地的大家族,却在乡村最底端辗转生活了22年,对此没有过多埋怨和气馁,凭借自己的不断拼搏走出大山之后,对大山里的人和事依然饱含深情;另一方面,源自作者比大海还要宽广的胸怀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笔下的“儿时趣事”充满了童年韵味,尤其是《摸天》不足千字,写活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调皮乡村男孩的形象——作者误以为登上远处高耸的大山就可以摸到天空,于是只身一人冲向荆棘丛生的大山深处,那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勇气,这种气质在作者未来的人生路上也时常显现;《我下水了》写出了在物资相对匮乏的乡村,孩子因为自家正在包饺子吃而自豪无比,得意忘形,竟然掉到了池塘里,整篇散文未着一字一句来写当初乡村食物的匮乏,但是通过孩子身上发生的这一趣事,将乡村贫困的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发笑后又忍不住心酸的意味。
散文的文学特性具有作者鲜明的个人特色。作者以文学的、审美的视角打量、叙写乡野生活,行文中多细节的刻画和形象化的比喻,语言具有乡间俚语那种形象、晓畅的特点,许多是独属于劳动人民的贴切比喻,如《插秧时节》中写道“等到一天的麦子割完,后背的上衣变成了一片片白色的盐碱地。”这篇散文中,还描写了犁田、耙田的详细过程与技巧,浓浓的乡间劳作的热闹场面映入眼帘,尤其是描写劳作人站在耙田工具上,手甩鞭子赶着拉耙的黄牛前行的场景,读来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和超脱感。在这短短两三千字的散文中,引用了苏轼、张志和、白居易三位诗人的三首诗,使得文中既有劳作现场的写实描摹,又有文化气息的氤氲,为农忙场景注入浓浓的文化韵味,在叙事抒情散文之外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美。
结束了二十二年的乡村生活之后,作者周百义先生终于得以实现心中那个笃定的文学梦,成功入读武汉大学作家班,之后便入职出版业,长期与文字、文学和文人打交道。从田间劳作的生活步入与书为伴的日子,这其间是对文学笃定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在冥冥之中左右着。
散文集中,“书人书事”部分也是我十分喜爱的,让同为编辑的我学习到很多做人做选题的奥秘,作为非出版界的读者来说,读到的是图书背后的故事、独立于作品之外的作家形象以及人与人相处的真诚与感动。其中忆及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雷达先生的文字饱含感谢之情,也展现出文学评论家之于成就一部作品的重要性。作者与二月河凌解放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传达出的是编辑与作者之间达到的高度契合与信任,之后才会有了“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能接收到二月河先生发来的一条或几条短信。谈人生、谈励志、谈社会上的种种有趣的和没趣的事”。还有因为《中国当代才子书》与汪曾祺、冯骥才、贾平凹产生交集时的或欣喜、或意外、或争辩。尤其当写到多年后与河南作家周大新再次见面时,聊了文学、出版,问及他的妻子,却怎么也不忍提及周大新英年早逝的儿子,这是超强同理心下的体贴。书中还写了一位雪藏七十年的现代诗人朱英诞,一辈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默默耕耘,去世后在诸位学人的鼎力推崇下最终得以出版10卷本文集的故事,这不仅是出版界的佳话,更是学界的佳话……往年旧事,故交之情,诉诸笔端,娓娓道来,拳拳之心,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烙印。
“人的一生,是否就这样总徘徊在出走与回归的路上?”作者在谈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时如是写到,其实,读完整本散文,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的笃定和从容,这一切的挣脱与回归都是围绕着心底的文学梦。也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本厚重的散文集以及经周百义先生之手而诞生的那么多好书。
读一本散文,了解一个人的人生之旅,仿佛倾听一位长者耐心地讲述那些或伟大或平凡的故事,增长见识和收获触动之外,更加为作者身上闪烁着的执着而坚定的追梦精神而深深鼓舞。
(宣晓凤,河南商城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少儿分社副编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