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阳光朗照,碧空万里。昨日,雨后初晴的息县大地美不胜收。
城南大埠口处,一座新桥横跨于淮河之上,恰似一艘正扬帆行进的航船。“渡淮大桥”——“船帆”顶部4个红色大字将记者的思绪拉回到74年前。
1947年,国民党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对延安、山东两大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当年5月,为解两大解放区之困,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策,同时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并指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担负这一艰巨任务。
1947年6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调集主力纵队组成了第一批南征部队,随后,又调集由中原突围主力部队改编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组成了第二批南征部队,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大幕一触即启。很快,刘邓大军从黄河突破国民党防线,一路向南,打开了挺进大别山的通道。
“刘邓大军当时按照政委邓小平的命令,一路过关斩将,跨陇海线,渡过汝河,勇往直前,一直杀到我们息县淮河边。”看着渡淮大桥下的滚滚淮河水,息县县委史志研究室原副主任张泽林慷慨激昂。
1947年8月26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大军抵达息县淮河边,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最后一道屏障。当时,国民党的追兵逐渐逼近,渡淮是当务之急。但是,欲渡淮河波涛翻。彼时的淮河上游刚下完暴雨,水面宽广,波涛泛起,徒涉似乎不可能,而征集来的小船和木排只有10余只,亦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渡淮事宜。会后,刘伯承于夜色中登上一艘小船,拿着一根长竹竿向南岸划去,并不时用竹竿试探水深。经亲自试探,刘伯承发现河水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深,可以架桥。正当刘伯承准备返回北岸时,他突然发现上游不远处一位战士正牵着马义无反顾地徒涉而行,并成功渡过淮河。看到这,刘伯承立即命令部队迅速徒涉过河。
8月27日凌晨,经过一夜抢渡,刘邓大军全部渡过淮河。而当国民党的追兵赶到淮河边时,河水突然暴涨。在被冲走不少徒涉士兵后,国民党军队只好放弃渡河,徒叹奈何。
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后,刘邓大军迅速展开战略,经过一系列斗争站稳脚跟。“刘邓大军渡淮进入大别山后,立足生根,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钳制中原,犹如一把钢刀插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中国革命从此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张泽林介绍。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未来。为了让后人常忆那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历史,铭记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和昂扬精神,息县县委、县政府于2014年3月29日开始兴建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并于2019年2月完成交付使用。“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是我们县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内陈列展示内容展现了革命精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诠释着革命先辈和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革命精神和道德诉求,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教材。”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馆长孙艳告诉记者。
红色名片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
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位于息县城区大埠口处。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在此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是一个集革命纪念、红色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立体再现了当年刘邓大军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震撼场景,是学习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场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